男孩没吭声。
张风起抽出两张一百元的钞票,把钱包还给了她。
那妇女道,“你这……什么意思?”
“酬金。”张风起说。
他把钱递给那男孩,“走吧。”
男孩愣了愣,一晃钻进人群不见踪影。
眼睁睁少了两百块钱,失主怎肯罢休,她扯住张风起的衣袖,面色铁青,厉声道,“原来你们一伙!我告诉你,没那么便宜的事,跟我去派出所!”
张风起拿开她的手,“刚才你怎么不去派出所?”他取过塑料带,向外走。
围观的人半遮半掩的看他,窃窃私语着散开。
出了重围,有人叫,“风起!”
往路上一看,韩书山站在车旁。
等他到近前,韩书山问,“怎么没上工?”
“材料用光了,明天才能到。”张风起说。
韩书山有点奇怪道,“供料商怎么这样疏忽?”
“说新换了一家建材公司。”张风起道。
韩书山点头,“没吃饭吧,正好一起吃。”
上了车,韩书山问道,“在人群里看热闹?”。
“有人钱包被抢,我帮她追。”张风起说。
“怎么我听见那些人议论骗子骗子的?”韩书山道。
“我把劳务费给了抢钱的人。”张风起回答。
韩书山侧脸看他,“你自己要的劳务费?”
“不是,”张风起望着窗外,“我自己拿的。”
韩书山发动车,“抢钱的是什么样的人?”
“不认识。”张风起道。
韩书山没有责备他,张风起已经不是刚从闭塞的乡村出来,对社会一无所知的小孩。
他走过大江南北,与三教九流都打过交道,早已拥有自己的世界观。韩书山那些空泛的大道理,很难再左右他对事物的看法。
抢劫不对,但受抢最多的正是像张风起这样的人。
武力抢劫无疑是暴富的最好手段,且不论国家内部的抢劫对社会的危害性,今天的欧美列强和日本无一不是通过对他国资本的血腥掠夺发展起来的。不管怎样鼓吹技术造就财富的伟大理论,没有资本,技术只是一张图纸或一篇论文罢了。
鸦片战争后,西方人和日本人将中国积累几千年的财富洗劫一空,剩下的则被搜刮去了台湾岛。百年的肆意掠夺使金银无数的富国变成家资贫薄的弱国,而要发展到人人富足却不是百年就可以做到的,所以有人很富,有人很穷,但这决不能成为抢劫盗窃的借口。
国家、地区之间的暴力夺取,可以导致一个国家或地区数百上千年的贫困落后,而社会内部的暴力泛滥酿成的治安混乱同样是整个国家发展的障碍。
或许强者掠夺弱者是人类的生存方式,否则众生皆平等,何来优胜劣汰之说,所谓的公平终究是对优者的公平,但至少暴力抢夺是必须遏制的。
这些张风起不懂,他对韩书山口中的国家社会毫不关心。
他在最底层的劳动者行列长大,见识着各种各样的穷困和压迫,也经受着形形色色的盘剥和掠夺,正是这种掠夺冲淡了是非观念,模糊了对与错的界限。
但他却坚守了生存的底线,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这个奇迹不是韩书山的功劳,而是来自于一种直面苦难的非凡勇气。
这种勇气只有在极为少数的群体中才能看到,他们承担重负,接受困顿的人生,只要生存底线不被剥夺,就会坚持忍让。
但这勇气也是潜在的飓风,底线是他们的避风港,一旦失去,海上的风暴将能够掀沉任何万吨巨轮。
这是韩书山对张风起不放心的地方。有时候他想,如果他能为张风起做一些事情,也许张风起会有更好的人生,然而他始终只是个纸上论天下的人,不敢也不能承担一个不相干的孩子命运。也许并非他的错,整个社会都缺乏承担“不相干孩子”的能力。
所以说到底,他和他那个阶层的其他人一样,只是远处的旁观者罢了。
车在十字路口停下等待转弯。
韩书山望了望镜中张风起的影像,道,“风起,我只希望你平平安安,堂堂正正的生活。”
张风起道,“是劳务费。”
“我不是说这次,如果换了别种情势,你也不能做坏事。”韩书山道。
张风起转头看了看他,掉开视线去。
斑马线上一个穿婚纱的新娘提着裙子孤单的走过。
“我又没做。”他说。
韩书山笑道,“我知道,你是好孩子。”
“城里人半边脸。”张风起说。
韩书山发动引擎,“你小时候也说过这话啊。”
转了弯,车开往商业街。
“风起,有些事在你看来是自相矛盾的谎言,但对错你一定要分清。哥们义气,替天行道的江湖混话都要不得。”韩书山说。
没听见张风起回话,韩书山道,“风起?”
“知道了。”张风起说。
“心里也知道?”韩书山问。
“耳朵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