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玉瑶不禁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又是一年春来到,总这样过日子确实无聊,自己是不是该找找什么新玩法。冬天太冷,许多活动都受限制,现在不一样了,春暖花开,自己也不怕被冻着了。
宁玉瑶想到立春已经过了,而且前段时间族长基本上把村里愿意跟着宁家一起稻田养鱼的人家用纸记下来了,不是特别多,村子里只有一半的人愿意跟着一起养,主要是担心万一出现问题,那可会是要了一家人的命啊,所以这边宁玉瑶听到很多人家没有跟着一起也没什么想法,毕竟他们都不知道养育着坚实的科学性而且路是自己走的,明年如果看到效果的话,也肯定会心动加进来的,今年光是种棉花也会发一笔横财。
宁玉瑶就跑到惠娘屋子里想让她将稻田养鱼和棉花种植技术传给方大,然后到时候让他直接带着村民一起传授交流,一进屋,惠娘正在为宁玉瑶做春衫,蓝色的襦裙,搭着外套玫红锦缎小袄,边角缝制雪白色的兔子绒毛,不用上身试穿就知道到时候宁玉瑶穿上肯定会十分娇俏可人。
惠娘听到动静,抬起头来说:“你这丫头又想干嘛。”语气中无不体现着浓浓的调笑和打趣之意。
“娘,你可冤枉我了,我想的可都是正事啊,我们把方大叔叔叫来吧,马上就要耕种了,种棉花和水稻养鱼也要开始弄了。”宁玉瑶嘟起小嘴儿假装不满的说道。
“哟,原来是娘亲误会你了,来,瑶瑶过来,让我安慰一下你受伤的心。”上次也是惠娘无意中打趣她,结果这小妮子回了一句要安慰她受伤的心才行,又让惠娘有了可以调笑的的话题。
“好了,不笑话你了。你说的这件事等会儿让清芙叫你爹爹过来,直接告诉你爹爹吧,到时候让他带着方大一起跟乡亲们解释一下怎么学习。”惠娘说道。本来就是宁父是家里的顶梁柱,而且梨花村人也十分尊重这位举人,平时说的一些话,村里人信服度也会很高。
等过了一会儿,宁父进了房门,宁玉瑶就跑了过去说:“爹爹,我把我整理的关于棉花和水稻养鱼的材料已经弄好了,到时候先在我们农庄与方大方二试验一下,这样也可以让村子里的人家相信。”
“好好好,我先看一下。”宁父仔细看了一下宁玉瑶手中递过来的材料说:“我等会儿就去把你方大叔找过来,这几天就琢磨一下。”本来宁父在积极准备科考,但是景旭远倒是微微提了一句,多关注民生问题,引起了宁父的思考和注意,琢磨之下才觉得朝廷选拔的是实干之才,而不是仅限于理论上,而且自己科考不仅是为了自己家,还是为民谋福,所以这些日子宁父也渐渐走出书房,关注一下老百姓问题。
等宁父带着方大和方二还有农庄请的几个长工一起,仔细研究了几天之后,就让方大去通知宁之海明天聚集要学习的人到宁家院子一起商量一下。
翌日清晨,梨花村人慢慢的来了。宁父先控制着一百多人的局面,说:“大声安静一下,听我先讲讲。”因为宁父是举人的原因大多数人还是会听宁父的话的,顿时安静了下来,宁父接着说道:“水稻养鱼可以提高水面利用率。一田多用,稻鱼双丰收稻田中丰富的天然饵料降低养鱼成本;养鱼时间一般为3-4个月,时间也不是很长。而且稻田养鱼后鱼类可吃掉大量杂草,杂草一般不用薅锄,又可以增加鱼产品,而且稻田养鱼技术易学,操作简便。如果害怕卖不掉什么的,到时候你们的喂养的渔也可以按照市价由我宁家统一收购。”
“宁贤侄,我们都相信你,都听你的。”发话的是村里的一位长辈,活到他们这个年龄也算是看透了很多,这不想到宁家根本不可能坑害大家,直接带着几个儿子一起来学习。
“大叔,你放心,这些我们在宁家农庄都已经试过了,绝对不会出什么岔子的,马上就有我身边这位种田好手带你们去看看稻田养鱼是怎么弄得。”
“乡亲们叫我方大就好,你们跟着我来吧,接着就把棉花和稻田养鱼的方法教给你们。”方大直接站了出来。
为了防止溜出田去鱼、便于到时候饲料管理和捕鱼起水,养鱼稻田一定要按照要求修建和制备一些简易设备和工具。
☆、第六十一章
时间悄悄进入了五月的中旬,在忙着锦绣坊生意的同时,宁玉瑶也经常在景旭远的陪伴下去农庄看看,毕竟这都是宁家的心血。不过可喜的是,因为方大他们的悉心照料,地里面的蔬菜瓜果都长得很好,尤其是那为数不多的西红柿,那些枝上已经结出了,一个个小小的青果子,估计不要多久就能成熟,摘下来吃了。
所以宁玉瑶想是不是还需要买几个种田的好手,到时候也可以顺势将农庄的规模扩大。
不过现在还不忙,还有更重要的事,因为自家大哥可是要参加秀才考试了,现在宁家基本上都停了下来,就连惠娘算是暂且抛了其他的繁杂事儿,一心与宁玉瑶和李氏琢磨吃食,至少自己虽然在考试上不能处理,但是日常的饮食营养什么的还是必须跟上,毕竟不知道有好多人在考试三天后基本虚脱的不成人样,所以惠娘想着后援一定要准备充足。
“娘,哥哥要考试了,在考试的时候我们也给他准备一些吃食吧。”宁玉瑶感觉最近几日好像家里的气氛都有点变了,特别是平常说话好像大家都是轻言细语,生怕影响了家里的读书人。
惠娘一把接住蹦蹦跳跳到自己跟前的宁玉瑶说:“你这小丫头,真是跳脱。”等帮宁玉瑶整理好略微有点乱的衣衫之后,又继续说道:“你大哥考试的东西差不多都已经准备好了。”
秀才考试直接连考三场,县试、府试和院试一起要连续考九场,整整三天。答卷、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不得出来,就像以前宁父曾经考过的秋天的举人试也是这样,不少人还没考完就被横着抬了出来。
宁玉瑶感慨,读书人的身体还是很重要的,幸好现在大哥也算是文武双全,不像寻常书生一般的弱不禁风。否则,十年寒窗苦读,即使是真才实学、满腹经纶,身体熬不过这几日也白搭。不过,那么狭小的空间,又只能喝水吃干点,吃不好睡不好,还要高强度地连续答卷,身体吃不消也属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