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啦!”看到何小曼进来,她还是很开心地打了招呼。
“我带了小吃回来……”
话音未落,黄雯已经扑了过来。所以啊,微胖也不是没原因的。
何小曼只尝了一点点,全让黄雯一扫而空。扫空了还要马后炮:“哎呀,你怎么不吃啊,你不饿啊。”
“不饿啊。”何小曼笑笑,她两辈子都不算吃货,能品,但不贪吃,讲究健康饮食。
平常她和黄雯虽然都是车间主任,但来往也仅限于工作,甚至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微妙隔阂,一趟晕机、一顿小吃,立刻拉近了二人的距离。
洗漱完毕,熄了灯,开始进入例行的卧谈时间。
“刚刚你去哪儿了?”黄雯果然还是问了。她倒也不是特别八卦,只是在睡前突然想起自己来到异地、而且是如此重镇,竟然没有出去走一走,也有点可惜。
何小曼也不打算隐瞒:“我去酒吧了。”
“酒吧!”黄雯惊到低呼。这年头酒吧还不算什么好词,要么是时髦人去的,要么是不正经的人去的。
而在大多数普通人的眼里,这两种人也没多少区别。
“我去的是听歌喝饮料的酒吧,不是你想得那样。”何小曼淡淡的道。
“你胆子真大,换我是不敢去,万一里边有坏人。”黄雯想想,还是有些不放心,但其实心里也有些向往,便道,“要么下回我们叫了石厂长、罗科长和乔科长他们一起去见识见识。”
石新源是才升的副厂长,当了多年中层,和黄雯也是没大没小。邱勤业和徐沧海就不一样了,这两有些高高在上,黄雯提都不敢提。
“他们啊,只怕还是比较喜欢学习‘‘54号文件‘。我也就是好奇去看看的,今天看到新鲜了,不用专门再陪我去。”
“54号文件”就是指打牌,一副扑克牌正好54张,大伙儿都这么形容。
黄雯兴致勃勃道:“有时间我们还是去逛街吧。我要给我爱人买一块电子表。”
“哈哈,这个好。”何小曼忍不住笑起来。
来特区,女的要买马海毛,男的要买电子表,就跟后世的代购一样,是必买爆款啊。
第二日一早,光明棉纱厂的小严就过来了,把考察团接到了厂里。
邱勤业当然是带了业务来的,谁也不是活雷锋,还教你技术不成?
谈了业务,顺便再参观参观车间,让两位车间主任去学习学习核心经验,就比较顺理成章。
光明棉纱厂的厂长姓文,是个长相干的中年妇女,亲自接待的考察团。介绍棉纱厂的时候提到,光明棉纱厂的前身是由爱国实业家汤祖年创建,汤祖年有庞大的纺织集团,棉纱厂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家,在特殊的历史年代,汤家把棉纱厂献给了国家。
汤家。何小曼心中一动。
前面领导们走一处,小严陪着何小曼和黄雯走在队伍后边,趁着众人不注意,何小曼悄悄跟小严打听。
“文厂长说的汤家,是河西区那个汤家吗?”
小严看了看她:“小何主任昨天才来,就已经听说汤家啦?”
“谁让他家名气大呢。出去买个东西都听到别人在说。”何小曼轻描淡写,当然不会让小严知道自己昨天可能见到汤家的少东家。
小严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