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突然话锋一转,继续道:“其实朕知道,敬帝是喜欢你的,先帝也更看重你,荃儿虽然聪慧仁爱,也很孝顺,但他到底还太年轻,很多事情要花许多时间去学,才能慢慢领会……不像阿煜你,已经能把立阳三郡照顾得井井有条,州境皆平……”
听到刘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夸自己,说起太子的不足,刘煜心中猛然生出非常不好的预感。
在场的人也不知道帝王在想什么,只觉得殿内的气氛由紧张变得愈加恐怖,可怕到让人想立刻逃离了这里,不再去听帝王接下来要说的话。
他们似乎也预感到,皇帝接下来要说的,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果然,刘这个时候闭上了眼睛,喃喃道:“若将来荃儿勤政爱民,能让冀州百姓安居乐业,阿煜就替朕好好守着他,护着他……若是他做不到,阿煜就取而代之吧。”
史料记载,吉兴十二年夏,承帝病笃,召煜亲王及肱骨大臣于太极殿,属以后事,曰:“煜与朕皆乃敬帝亲子,有安国之才,若新帝可辅,辅之;如其不才,煜可自取。”
煜亲王不受,承帝又诏敕后主曰:“汝将事摄政王如亲父。”
第一五六章新帝
第一五六章新帝(上)
冀州皇帝刘,史称承皇帝,吉兴十二年因病大行,其子刘荃继承皇位。
虽然刘荃是少主继位,但他要面对的情况,却比历史上出现的幼主继位的情况,要好得多。
北境在两年前曾经乱过,但已由被煜亲王带兵平定;年初时反王谋逆,也被承皇帝拾干净,先帝借此机会整肃朝纲,召集能臣……所以等刘荃从承皇帝手里得到冀州的时候,这已经是个明显优于前朝的稳局。
更何况他身边还有承皇帝为其心挑选的顾命十二臣,几乎将可能发生的一切问题都为他考虑周全,面面俱到。
但最让蔡鹏等人暗自生畏的,还是先帝对摄政王刘煜的安排如果说厉皇帝刘是个可怕的疯子,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承皇帝刘,恐怕是个更加可怕的疯子。
一道“可取而代之”的口谕,看似表现了先帝对煜亲王最大的信任,实则暗藏玄机,
无人敢议论此事,哪怕是背地里也绝口不提,一切似乎随着先帝宾天而结束,只是所有人心底都藏起了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不知何时,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尚书令蔡鹏、光禄大夫丁灏等众朝臣受先帝临终托孤,辅佐少主,那些治国之策可以慢慢学、慢慢练,但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要处理大行皇帝葬礼的事情。
由于冀州的传统是新帝继位时就开始修建其陵寝,虽然承皇帝的陵墓相比于其他皇帝的陵墓修建的时间略短,只修了十二年,但也不至于像厉皇帝的陵墓修建得那般仓促寒酸。
这天,新帝于紫宸殿中与众人议事时言道:“人子尽孝,无论天子庶民,以尽心尽礼为诚。所以我冀州旧制,天子居丧,心丧三年,礼丧以日代月,只服二十七日丧礼,虽于理有循,可朕心有所执。如今先帝大殓,朕会在太极南庑搭青庐三年,独身而居,竭尽孝子之礼。”
按照九州的民俗,子女为父母守孝,要二十七个月方能除服,期间不仅不可定亲嫁娶、不可在朝为官,也不可声乐享乐、服内生子,有的讲究些的人家,甚至要着麻衣素食,结庐而居。
这样守孝,是尊亲父母的常态,但放在帝王身上,却到底有碍毕竟整个州境的大事都要帝王决议,怎可不上朝?
所以依照旧制,新帝可以日代月,也就是守二十七重孝代替三年孝期。
这原本是约定俗成的事情,但少帝却突然说要结庐守孝,守满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