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林王瑗的独生子平日里娇生惯养,不学无术,什么本领都没有。
林王瑗做官多年,宦囊颇丰,只是老来得子,很担心儿子将来坐吃山空,难免饥寒。
千金万银,不如一技在身!
思来谋去,林王瑗打算让儿子学做啥汤,以后退职回,老家也开啥汤店。
听林王瑗说得在理,林学文答应了下来,手把手倾心传授,终于教会了林王瑗的蠢儿子熬焖啥汤。
这下,林王瑗很快露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他要林学文把家中的林公指也交出来。
以后他的蠢儿子有了仙人指,来个鱼目混珠,将此林变成彼林!
当然,他说这事不会让林学文吃亏的,会花银子买林公指,出价整整一千两!
另外,林王瑗还答应推荐林学文当官。
他知道林学文一直想考科举当官,于是除了给钱,还给了这么个条件。
可这对高傲的林学文来说,林王瑗的要求,他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于是没怎么犹豫,林学文便一口拒绝了。
而林王瑗见林学文拒绝得如此干脆,当即黑了脸……
于是很快,林学文的麻烦事就来了。
当时为了治理水患,九江郡郡守把青阳县境内的河道当作治理重点。
于是万千的民夫和兵丁齐聚青阳县,由林王瑗统一安排,编成营屯,划片居住。
而林王瑗手握大权,他大笔一挥,直接把林家的拐角楼改成了“民屯”,必须搬迁!
无奈,林学文只好举家带口的,将啥汤店整体搬迁到另一个地方。
可不料刚落脚开张没两天,又是一纸“搬迁令”下来了,这儿又成了“勇营”,还要再搬!
如此“三迁”之后,林学文被拖垮了。
无奈索性搬到了乡下去谋生。
青阳县城东北十八里有个梨花湾,颇为繁华。
林学文便在梨花湾东头买了间空宅,又开起了林家啥汤店。
他心想:“这回林王瑗应该拿自己没办法了吧?”
然而,林王瑗手中的毛笔像长了眼睛似的,划拉得特别长,一纸文书上报给九江郡郡守。
于是随即,九江郡郡守发下批文,说要开一条拐弯的引水渠从梨花湾东经过。
这下,林学文的新宅地又生生地被引水渠冲跑了!
这最后一折腾把林学文完全折腾穷了,被赶到了梨花湾南面二里远的荒地里,搭了几间四面漏风、冬凉夏暖的茅草房,与孤坟野鬼为邻。
但不论日子怎么艰难,林家啥汤店总还是要开的,只是生意冷清得可想而知,真可以说是连鬼都不上门!
林学文明白,林王瑗这是变着法子逼他交出林公指。
如果他不交出林公指,那林王瑗就会让他在九江郡无立足之地!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