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放摇头不语。
对此,林家的这个远方亲戚也没在意这个八岁孩子的内心真实想法。
而其实上,林放虽然只有八岁,但在经商方面,有着惊人般的天赋。
林放将这一车丝鞋拉到集书上去卖,换回来五两银子,偷偷贮藏起来。
第二天,林放暗中去铁匠辅打制了二把小铲,将铲刃磨得很锋利。
五月初,正是九江郡榆树钱黄熟的季节,满城飞落着。
林放扫聚到榆钱十余斗,然后每天晚上都去在附近的褒义寺法安上人院中,用二把小铲开垦院里的空地,挖成宽五寸、深五寸的浅沟共有四千多条,每条长二十多步。打水浇灌,将榆钱播种在沟内。
过了几天,下了一场透雨,每条沟里都长出了榆树苗。
等到秋天,小树苗已长到一尺多高,很是茁壮,大约共有榆树苗三万多株!
到了第二年,榆树苗已长到三尺多高。
林放手持利斧间伐树苗,株距三寸,挑选枝条茁壮直挺的留下来。
间伐下来的小榆树,林放将它们捆成二尺粗的柴捆,共有一百多捆。
这年秋天天气阴冷,连降大雨,林放将这一百多捆榆柴运到集上去卖,每捆卖钱十多文。
第三年,林放依旧为榆苗提水浇灌。
到秋后,榆树苗有的已长成鸡蛋那么粗啦。林放又挑选枝干茂盛的留下来,用斧砍间伐,又得榆柴二百多捆。
这时卖了后,已获利好几倍。
又过了两年,当年植种的小榆树苗已经长大成材。
林放挑选粗大的,伐下来制成盖房屋用的椽材一千多根,卖得五百两银子。
他又挑选出枝杆大的制成打造车乘的木料,不只一千多根。
此时,年仅十三岁的林放,不靠家里,仅凭自己就已经获得大量财富。
获得不少财富的林放,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赚钱的脚步,他在这一年,开始购买蜀郡产的青麻布。
一百文买一匹,裁成四尺宽,雇人缝成小布袋。
又购买内乡产的新麻鞋几百双。
林放每天都不离开家里,召来九江郡各条街坊里巷市民家的小孩。
每天发给这些小孩三张饼,十五文钱。
再发给他们每人一只小布袋。
到了冬天,让他们拣拾槐树籽,收上来。
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就收集槐树籽两车。
又让小孩们拣拾破旧的麻鞋。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