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笑了笑:“赵卿说的是正理,金人要真是不讲道理,卿等还议的什么和!就让岳飞去好了,朕记得他以前就干过护陵的差事,一片孺慕之情,也是个有心人了。”
李光道:“陛下所言不错。岳飞当初在闾手下时,正是负责保护皇陵。”
此事说来话长,岳飞当初是奉宗泽之命,暂时划拨给闾,后来杜充接了东京留守司,岳飞也被调回了开封。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官家回忆前尘,也颇为感伤:“那就更得让岳飞去了。”
金口玉音,万俟在想反对,也不适宜了。只有狠狠瞪视赵鼎一眼,打算回去找范同商量,看看如何挽回天听。
赵鼎趁机问道:“金人既已撤兵,河南陕西地进驻一事,也该趁早安排,以再生事端。”生事端原是指国内、外而言,国内烦言也很多。
官家点头:“此事必须慎重,诸将意思如何,李卿你先了解清楚。”
李光从命,赵鼎不肯罢休继续试探道:“总要陛下先给个宗旨。”
官家想了想,说道:“朕的意思,今日议和只为销兵安业。东南的百姓民力已经竭了,若是再移东南之事力,虚内以事外,便不是祖宗法度了。河南陕西之地,得数千人马弹压,便已足用。”又想了想,补充道,“何况河南之地屡经兵燹,又在刘豫苛政之余,闻得户口减耗民生凋敝,平时也是难以屯驻大军。”
这无非是把守内虚外的家法又阐述了一遍,后面一句遮羞而已,却暗合了万俟适才说的,千万不能引起金人误会。倘若金人以为宋人有崛起争雄之心,怎么了得!也与赵鼎事先的判断暗合。赵鼎便不再替岳飞说话,而是答道:“臣当与李光体访查实后再做妥善处置,目今先办好陵寝之事为宜。”
官家立即长吁一声,道:“正是如此。卿等速速拟旨吧。”
作者有话要说:
注:小说里按岳飞没有上阐明观察敌情这一真实用意的贴黄处理。因为小说时空既然有薛弼和黄纵在,这两位怎么教导岳飞,也是不言自明了。咳咳。
第195章终章燕云(25)
旨意拟好了,另外一件驻防大事,赵鼎却并没有做为当务之急,只吩咐李光征询意见;自己则全力应办今年的秋闱。科举选士至为重要,务必先定下以和为重的调子。正如朱松所料,今后士人若想中举,非得阿谀“和”之一字了。
但这道“允许岳飞量带亲兵,陪同皇叔等人洒扫诸陵”的诏旨发到鄂州,却全然是截然不同的光景。一众僚属纷纷向岳飞祝贺。其时,参议官李若虚刚刚调离幕府,众幕僚自以薛弼为首。
“从这道诏旨来看,官家对岳相公瞻恋陵寝之情甚为感动,所以少保所请立蒙俞允。官家固然是至孝感天动地,少保则是忠心上达天听。自建炎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