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又能怎样?朝廷要议和,咱们这些升斗小民还是不要多嘴吧。”
说话的两人都是北方口音。
“亏得侬还是西北人,却是个温吞水的性子,弗像腔调。我们这里白相(玩),随便谈谈议和怎么就非来塞哉(不行),昏说乱话(胡扯)。”
“好呀,那你倒是赞成还是不赞成议和呢?来平江这许多年,咱们搭伙做生意,也赚了些钱,却从没听你说过国家大事。怎么,这回着急了?”
那平江人换了官话:“没说过是那时候想着闷头发财不愿意说,现在,眼看着被欺负,还能不做声吗?每次见到金使那趾高气扬的模样,我就气得心口疼。”
“干你什么事呀?”那两个北方人一起嘲笑道,“干我们的事倒是真的。万一朝廷又有把我们发落回北方,可怎么办好呢?”
“侬愁头愁脑,我也勿好受。”
“我们要是被遣返了,咱们的生意就要散伙了。”一人补充道。
“就算和议成了不遣北人,我也还不好受。”平江人又道,“北方的土地就这么扔了,你们总也回不去,我们这些南人只好跟你们挤在一处过活,吃了大亏。讨个老婆都被嫌弃矮小,不好找哩。”
“可是成全了官家的孝道。”
三人一起大笑。
吕祉一直以来,安静读书,对和议之事并未上心,反正大局已定。但街边闲谈如此,还是让他有些动心。看来小民们无论籍贯,对于议和都是颇有微词。民心可用就是这个意思了。
正在这时,他只觉脑后一阵劲风袭来,本能地一缩身子,随即一记肘锤击中了一人肚子。没有意料之中的哀嚎,肘锤击中之处是铁一般硬的肌肉。
“安老,力气不小呀!”有人呵呵笑道。
吕祉回头,见韩世忠站在身后,儒生装束,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
“韩相公,怎么……”他正想问韩世忠怎么到这里来了,忽然醒悟,闭嘴不出一声。
作者有话要说:
官话是从宋开始推行的。以洛阳话为正音
第177章终章燕云(7)
这回是不小心撞到韩相公粉头的地盘了。
一个打扮入时的年青女人已经从后房中迎了出来,口称“相公”,深深一个万福。
韩世忠也不忌讳:“这是我军中一个阵亡部将的糟糠妻子,我帮衬她开了这家金店。”
不必介绍,大家都明白,没有韩相公,凭个弱女子是开不起这样大的一间店铺的,怪不得还熏了鸡舌香,女子总要弄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