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往王安城的路上,林窗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封锁行动开始之后,这个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林窗所在的这辆车子,一直摇摇晃晃,混在长长的车队中,现在已经来到了王安市的外城区。他们从西南的方向赶来,经过城市的边界,进入先石区。然后,他们在起伏的山脉中穿行,一点点地走入内城区的平坦地带。根据区划,他们会穿过范伦区,抵达位于城市中央的老西区。
这一路上,大概已经走了三个多小时,走得很慢。车队穿过寂静的山岭走来,已经到了相对开阔的地带。随着他们的前进,林窗看到,路上的情况逐渐变了样子。路边越来越热闹,灯光也越来越明亮。在山区时,车队周围都是静悄悄地,漆黑一片,一连串的车辆盘绕于山中宛如细长的灯条。而到了现在,明明是夜晚,四周却犹如白昼一般亮堂。透过车窗看去,路的两旁尽是轰鸣的卡车、越野车、装甲车,甚至间或还有坦克出现。灯柱就像草原夜晚的星星那样繁多,一束束地照着,照亮了四周的原野,照出了鲜明的黑与白,显示出jūn_duì锋利的轮廓。
毫无疑问,所有这些充满野性与力量的钢铁,全部都是为了王安封锁而来。
另外,林窗隐约能看到,在那些轰鸣的钢铁巨兽之中,还穿行着大量纪律严肃的部队。他们振奋着跑步前进,奔跑的步伐整齐而坚定,频率很快,紧凑却不慌乱。光影像是一位天生的摄影师,正在用闪烁与摇晃表现这等繁忙的场面,令林窗目不暇接。这是真枪实弹的军事力量,正在向着王安内城区的边缘进发。尽管外面的地形还不算完全平坦,尽管这是一场黑夜中的急行,这浩浩荡荡的部队还是有条不紊地前进着,秩序井然。这是极其严肃的军事行动,没人敢出差错。
看着这样的景象,耳边尽是轰鸣和鼓点般的脚步声,林窗觉得,这周围的一切实在太过梦幻了。
林窗所在的这辆车上,除了开车的司机以外,总共有六个人:一个来自提壤的生态学家,一个来自江湾的病理学家,一个来自西南科物大学的在读本科生,就读专业是机械工程——也就是说,他来自最棒的大学当中,最棒的那个专业。另外还有一位老人,他说自己是历史研究者。还有一位看起来很年轻的姑娘,是学法律的,别看弱不禁风的,人家已经硕士毕业了。总而言之,这车上的各位,都是各自学术领域当中的佼佼者。这样一来,林窗自己早已发觉,他是这辆车上最奇怪的一个。有关他擅长的领域,他甚至自己都有些说不出口:他是一位猎奇事件交流平台的活跃人物,属于一个小圈子里的明星——可惜放在大环境之下,没人认识他。就这样,这辆车里,来自天南海北的六个人,此刻全都探着脑袋,趴在车窗旁边,对着窗外难得一见的场面发呆。他们都能算得上是有些见识的人了,可在此时,他们仍然被这副景象所震撼。
看来这就是“王安封锁计划”了。
在这短暂的震撼中,车上的氛围从刚才的争论中缓和下来。车上这些人,多少都带有些知识分子的傲气。从刚上车互相介绍开始,哪怕是最基本的探讨问题,听起来也有些争论的味道。幸好周围的环境足够令人惊叹,他们也有了一个“休战”的机会。
随着车队继续前进,他们看到越来越多的jūn_duì,密密麻麻地占领了周围的区域。其中有些已经选定了位置,扎起了营寨,巨大的帐篷有两层楼那样高;而更多的jūn_duì则是和林窗他们一样,继续往王安市中心的方向前进。根据计划,王安城的封锁圈会有里外三层,纵向距离将近三公里,横向则是将内城五区完全地包围起来。对于一些重要的关口,兵力更是充足,目的便是将王安城彻底封锁起来。jūn_duì的车辆以及重型武装正在排出阵势,形成包围圈的最后一层防御。一切都像是排演好的一样,宛如机器一般精密。尽管四处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林窗还是能感受到,那轰鸣之下的沉默。有人说,沉默的jūn_duì最伟大,林窗深以为然。他们无比坚定,不可动摇,严格执行命令,如磐石一般坚毅。不论王安封锁计划是多么匪夷所思,不论他们有多少质疑,他们都有决绝的态度,按照计划行动。
有这样伟大的jūn_duì做后援,林窗感到安心。
“天呐……这得有多少人?附近的jūn_duì都出动了吧?”那个学机械的大学生打破了沉默。他叫王勇,在读大三。论年龄,他和林窗最相近,应该有很多话题可以畅谈。可在刚才的闲聊中,两人好像不怎么对付。就在刚才,一听说林窗就读的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王勇瞬间就换了副面孔,对林窗的话显得非常不耐烦。对于这种状况,林窗倒是觉得无所谓。只见,王勇开始转头和那姑娘聊天,时不时要吐出一些林窗听不太懂的专业词汇。那姑娘是学法律的,和机械领域也是相隔甚远,自然也听不太懂,他也就作罢了。他又开始畅谈自己的成绩,说自己参加过很多国家级的竞赛,拿到各类奖项。还有什么奖学金啊,交换生项目啊,未来的前途规划啊云云,说得天花乱坠。与之相比,林窗都快成了个一无是处的孩子了——至少王勇说的这些事情,距离林窗都有些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