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漫长,可我也不得不讲给你听。
一百多年前,黑火军与守望军打响了王安城的争夺战。按照道理来讲,争夺战的聚焦点全部都在王安这座城池上,攻城和守城才是大战的重头戏。只不过,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战争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波及到了城南的灰水镇。严格来说,当时这里还不叫灰水镇,还只是个没有留下名字的小村庄。可不管这里曾经叫什么名字,那个名字显然没有庇护这一方土地,而惨剧就这样发生了。
黑火军和守望军来回拉扯了几个回合,双方勾心斗金,杀伐之残忍难以详述。最终的结局是,黑火军战败而逃亡。黑火余党从东南西北九个城门零零散散地逃出,仓惶而惊恐。那场王安大战显然将他们冲昏了头脑。在逃亡的队伍当中,一队黑火骑兵从南门闯出,一路向南疾驰,恰巧路过了这个无名的村子,这个围绕湖水建立起来的村庄。杀红了眼的士兵一个个如狼似虎,身上尽是斑斑血迹。在他们身后,守望军以胜利者的姿态穷追猛打,誓要将黑火军斩尽杀绝。不出多时,守望军必然会将他们迎头赶上,完成对穷寇的追讨。这些黑火骑兵也应当是预料到了,自己一旦被守望军赶上抓住,必然只剩下死路一条。与其如此,不如一路逃亡,一路烧杀抢掠,还能拉上几个陪葬的苦命鬼。这样的想法一旦滋生开来,便不再能够控制了。
住在湖边的居民,不仅有很早便定居湖边的农民,更有一批从王安城出逃,躲避战乱而来的人们。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一支黑火军残党一路向南,风风火火地奔逃而来。当黑火军的铁骑轰隆隆地踏过这片宁静之地时,很多居民甚至仍在安睡。
刀无情,剑无义。铁刃划过皮肉,刺碎硬骨,湖水边的村庄溅爆出点点血红的花朵。人命在这样的屠杀当中就像是狂风之中的小草。凄惨的叫声不绝于耳,吼声、求饶声、放肆的嘲笑声,更是在惨叫的缝隙里充斥着。这些黑火骑兵毫不留情,但凡入了他们眼中的,便要追上去杀害。要知道,在王安城和守望军的较量中,他们被守望军惨败,死伤数十万。这种遗恨和不甘化作了没来由的愤怒,以及刻骨的仇恨。他们正愁无处释放自己的仇恨,无处宣泄心中的杀意,便索性将所见之人尽皆视为仇敌,誓要将他们赶尽杀绝。他们残害着这些无辜的平头百姓,早已失去了理智。
在守望军赶到湖边的时候,整个村庄悄然无声。这里尸横遍野,几乎被屠杀殆尽。守望军为了祭奠在这场屠杀中无辜死去的民众,将犯下这滔天罪行的黑火骑兵尽皆捉拿,于湖边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祭祀的方法,极为酣畅而残忍。守望的军士让黑火骑兵跪于湖边,随着一声令下,齐齐将这些罪恶之徒斩首示众。守望军便是以此,告慰那些哀伤的冤魂。头颅滚滚落下,尽皆掉落湖中。
也不知为何,这些头颅,仿佛盛满了深红的墨。在一瞬间,整片湖水便被这些头颅染成了血红的颜色。那颜色是如此怖人,以至于实施斩刑的军官们都感到惊恐。要知道,这些持刀的将士,见惯了沙场上的杀伐,却也不曾见过这等骇人之景。那红色掺杂着黑,却极其艳丽,泛着灵光。从远处看过去,这湖水竟变成了一大块晶莹剔透的红宝石。其怪异,其恐怖,实在令人难解。有随军的老将说,这是仇恨难平的征兆。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守望军从死人堆里救出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最终被证实,是那场惨烈屠杀当中唯一的幸存者。起初都没人能想象到,居然还有人能在黑火骑兵的刀剑下幸存。据说那个孩子就直愣愣地从尸骸的小山中站起来,浑身沾满了木炭烧后的黑灰,以及已经干涸的血迹,宛如刚刚从地狱中重生。在守望军实施斩刑的时候,那个孩子走到了湖边的人群里。没有人注意到他。在一众大人的背后,他就这样睁大了眼睛,看着头颅落下,看着湖水变成诡异的红色。半晌之后,在众人忧伤的死寂之中,他的声音清脆而嘹亮:
“这湖水太红了,我想让它变成灰色。”
正因如此,这个湖,便成了灰水湖。这个镇子,便成了灰水镇。
至于这个孩子,他也有了名字,名叫张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