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领着十万jūn_duì已经快要抵达边境了。
为了防止jūn_duì和民众之间发生感情,宋朝jūn_duì频繁换防,每隔三年就要把全国各地的士兵全都调换一遍,因此宋朝的jūn_duì,尤其是战斗力相对较强的禁军,对于打仗可能不太擅长,但对于迁徙那是十分的擅长。
沿途的官府民众也早已习惯了jūn_duì每隔几年就要打家门口经过,征集物资补充军粮按部就班得有些麻木,有些地方甚至直到jūn_duì开走了都不知道这一支是要去打仗的,只是有些疑惑怎么这支jūn_duì路过的时候没到城里瓦肆找几个姑娘乐呵乐呵。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寇准带队来到了河间府。
河间府就在边境附近,与契丹辽国的南京离得不远。
辽国若南下,第一站必定是河间府。
若占据河间府,不仅可以以此作为攻占宋国全境的桥头堡,更可以向东至黄河边上,逆流而上直抵宋朝国都汴梁。
汴梁附近无天险,还有条黄河流经,黄河上边又不能加盖,是个人都能划条小船直入京师。
难怪宋朝皇帝一开始打仗就想着迁都,不打仗的时候就想着给都城修城墙。
就是没有安全感闹的。
后来黄河入海口数次北迁,宋朝皇帝害怕入海口最终迁到辽国境内,被人顺着黄河摸到老家,还开展了史称“三易回河”的大工程,历时三代人,妄图以人力干预黄河的入海口迁移。
入海口迁没迁回来不知道,反正黄河下游是因此发了大水灾,直接冲毁半个河北,淹死平民无数,伤天害理,无过于此。
河间府下辖有瀛洲,寇准驻军瀛州,传令城中,接管一切军民政务。
寇准在朝中是宰相,出兵在外又加封了枢密使,级别不可谓不高。
瀛州长官见他来了,二话没说就让出府衙,恭请相爷入城接管瀛州。
寇准到瀛州的第一天,就命人拣选耳聪目明的人充作斥候沿着边境日夜了望,看到辽国大军来了就回城禀报。
又翻阅了州府内的户籍,将瀛州下辖几县、每县各下辖几村都记得清清楚楚。
州县有城墙和护城河,辽军到来想要攻破还须一番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