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风摇了摇头。
若是他想要参加来年的童生试,怕是要下苦功夫练字了。
学生们都陆续写完了,李如风让他们按照顺序上来,他边改,边给他们一一点评。
他看得很仔细,把每个字怎样能写得更好,都用朱砂标了出来,还在一旁写了批注。
这样修改耗费的时间不少,但是能让他们更加的明白,而且因为是一对一的,所以听的时候更加专注,效果更好。
lún到陆希源时,李如风走到沙盘边,全部通看了一遍,说:“你的字写的还算好,但你现在最要加强的是毛笔书写,届时县试的时候,考官可不会让你在沙盘上写。还有就是,要背诵。”
李如风思考一番后说:“你字都已经认识,可以不用再学千字文,三字经这些基础的书籍,从今天开始,你就背诵训蒙骈句和论语。”
一听要背两本书,陆希源头都大了。
背论语他认了,毕竟这本书放到现代也是语文书里要背的内容,可训蒙骈句是什么鬼,就是读起来比较押韵,朗朗上口而已,为什么也要背?
陆希源根本不想背。
可是他又不敢直接跟李如风提出意见,自小时候的那次经历之后,他就很怕老师。
陆希源低着头,不吭声。
李如风见他分明是不情不愿却又不敢说的样子,轻轻一笑,耐心解释,“这本书不光是教你认字,它里面的句子都是对偶句,上下联的词语相对,平仄相对,是为作文作诗建立根基,若是想今后写出好的诗文,学它是必不可少的。”
听见他在解释,陆希源抬头。
李如风的笑容和他的声音一样,很温和,让人如沐春风。
他的解释也让人信服,陆希源现在没有那么抵触了。
“现在可明白了?”
“嗯。”
“那从今天开始就好好背,我会不定期检查的。”
陆希源点点头。
“好了,那现在我还有任务要派给你,还有你们。”李如风又点了点课堂里其他几位和陆希源年纪相仿的男孩,说:“现在休息半个时辰,你们可以用午饭,屋子的后面有温水,你们想喝可以自己倒,就在这屋子和小院里活动,不可以到外面去。”
“陆希源,赵东海,白峰,李长东,陈辰,你们几个年纪都比其他人要大上几岁,在这段时间里,可以请你们帮忙照看一下他们吗?”
陆希源还没来得及说话,赵东海就先应了下来,“没问题的先生,您尽管去忙。”
白峰,李长东和陈辰也都附和答应了。
那陆希源还有什么好说的?自然也答应了。
李如风交待完后就走了。
陆希源想着,自己虽然外表是孩子,但内里好歹也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了,这先生交待下来任务,这几个孩子肯定搞不定,还得自己来安排安排。
谁知先生刚走,白峰就站出来简单的把任务给分配了。
他自己和赵东海守住院门,防止小同窗们跑出去;陈辰和李长东在院里看着,注意让他们不要攀高;陆希源留守在屋里,帮忙倒个水什么的。
白峰年纪最长,他这样安排大家都没有异议,于是散开各自坚守岗位。
陆希源有些惊讶于他们做事的效率。
“你们这分工合作的速度可真是快!”
白峰笑着说:“我是家中老大,自yòu看弟弟妹妹都看出经验了。”
陆希源曾是独生子女,听他这样说,深感佩服,冲他比了个大拇指。
陆希源留在屋子里,尽职尽责地帮小同窗们倒水。
这些小不点们,接过陆希源帮他们倒好的水,很有礼貌地说了谢谢,小心翼翼地捧着碗,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从包里拿出家里准备好的午饭,一点一点安静地吃起来。
这也太乖了吧?
陆希源想起自己原来教过的那些芭蕾小王子们,和这些小不点们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小皮猴啊!
终于在一个小不点来要水喝的时候,陆希源忍不住问:“先生不在,你不想出去玩?”
他摇摇头,“还有那么多书要背,哪有时间出去玩?”
陆希源不由得暗自咋舌。
原以为这里的小朋友是跟原主一样顽皮的,却没想到这学堂里都是这样早慧的!
他还特意绕到那个孩子的桌子前面转了两转,只见他吃完后就开始看书,边看还边在旁边记录什么,那字写的虽然也不是很好,当然,那要看跟谁比了。
陆希源自认是写不到这个六岁小朋友这个水准的。
看看,比你年纪小,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陆希源忽然觉得自己连个小娃娃都比不过,还要更努力一点才行呐。
陆希源在屋里转了两转,见没有人再过来要水了,他又转了转,就到了屋外,想看看赵东海他们怎么样。
刚走到屋外,就看见院子一隅的偏门开了,李如风正站在那里,手中提着小食盒。
看样子是取了午饭正要过来。
只见他走过偏门,正要再把门关上时,门的那边忽然伸出一个小脑袋,上面扎了两个冲天辫,用红绳一圈一圈地绕住,大眼睛忽闪忽闪地,朝着这边好奇地观望。
是个可爱的小姑娘。
李如风见状,立时矮身蹲了下来,跟她不知说了些什么,就见那小姑娘乖巧地点了点头,退了回去,李如风这才关上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