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华北政务委员会是蒋纬国多次向蒋介石请求并得到允许后的一项重大决定,因为蒋纬国不想让某种不和谐的东西愈演愈烈,更加不想搞出“南北分庭抗礼”的局势,实际上,那根本没有必要并且弊大于利。
蒋纬国奋斗经营至今,实力雄厚、势力庞大,那么,他算不算军阀?从严格意义上讲,蒋纬国具备军阀该有的一切特点,但他却不是军阀,因为他没有独立,更加没有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进行对立,所以,他绝非割据一方的军阀,他的“宁系”在本质上跟陈诚的土木系、何应钦派系是一样的,是国民政府的一部分。什么是军阀?就在实质上独立于中央之外的地方割据势力。至于蒋纬国,他本就是中央的一部分,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中央派系”就是由蒋纬国的宁系、陈诚的土木系、何应钦派系等众多势力组成的,所以蒋纬国并非军阀。军阀都有自己的地盘,并且不容包括中央在内的任何别方势力染指,蒋纬国也有地盘,不过,他的地盘是“非常模糊的”,一开始,他的地盘是山东山西二省,后来越来越大,并且都是从敌国控制中、侵占中收复回来的,并非来自蒋介石的“分封”。蒋纬国在得到这些地方后,并未打算以此作为“长久的根基”,他只想根据自己的意识,好好地经营当地,在必要时候,顺其自然地“还给中央”。说得直白一点,山东被收复后,如果蒋纬国立刻交到蒋介石手里,蒋介石肯定派来一堆深受他信任但大多是硕鼠蛀虫的官员进行治理,那么,山东不就被败坏、被糟蹋了吗?得不到正确高效的治理,山东怎么能迅速发展起来?怎么能为国家提供财富?所以,蒋纬国得到山东后,先自己建设、自己发展,不让蒋介石手下那些贪官wū吏进入山东,等建设得成型了、发展得有规模了,再“完璧归赵”。蒋纬国从没打算把那些地方据为己有。
蒋纬国的地盘非常广大,最核心的是华北四省二市(鲁、晋、冀、绥、平、津)以及东北四省(辽、热、吉、黑),其次还有西北的甘肃省、青海省以及陆续收复的新疆、蒙古、北海、西海、外东北地区,甚至最后已经扩张到中国境外,包括北亚中部南处、北亚西部等新领土以及中亚四国、伊朗、以色列。但是,这些地盘从来就不是真正地属于蒋纬国一个人,在这些地方里,jūn_duì既有蒋纬国的部队也有蒋介石的部队,政府官员大部分都是蒋介石派的,部分官员是蒋纬国举荐、蒋介石任命的,所以,界限很含糊。说白了,蒋介石蒋纬国父子俩毕竟是一家人,不可能分得太清,蒋纬国也从未想过脱离蒋介石,自己单干。蒋纬国绝不会那么做,原因肯定不是对蒋介石的感情,虽然蒋介石对他的信任是他能大展拳脚的前提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蒋纬国知道那样会导致国家内乱,他绝不会为了自己的野心而不顾国家利益,并且他从来都没有那方面的野心。
蒋纬国把收复回来的国土先“纳为己有”再“物归原主”是有着必然原因的,用他的心声说,就是:“老子能不自己进行经营吗?交给老头子,他肯定派来一群贪官,别说经营,没败光就谢天谢地了!历史上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的那些接收大员是什么德行?还用说?一个个都拼命地中饱私囊,哪管什么国家利益,哪管什么黎民疾苦,臭名昭著的‘五子登科’不就是这么来的吗(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的高官要员们纷纷借着收复之名而在收复国土内巧取豪夺、损公肥私,抢金子、抢房子、抢票子、抢车子、抢女子,被世人讽为“五子登科”)?所以,老子要对那些地方进行战时军管制度,选用才德兼备的清官去治理,建立廉洁高效的地方新政府,把当地的发展潜力、发展效率都发挥到最大,把老头子的那些贪官wū吏都挡在门外,不让他们进来以治理为名进行祸害。打个比方,在老子的治理下,山东gdp增长率可以达到3%,如果让老头子手下的那些贪官来治理,达到5%就谢天谢地了,老子要是让老头子反贪腐,老头子又肯定搬出他那套‘反贪腐是大事,要慢慢来、急不得’的破理论。慢慢来?笑话!多少财富会流失?多少时间会被浪费?现在可是战争时期啊!必须抓紧时间发展!越快越好!能浪费时间吗?老子这么做,哪怕被老头子怀疑有不轨之心,老子也认了!”
蒋介石对蒋纬国几乎没有猜忌心,但蒋纬国把那些地方“据为己有”的做法确实略微显得有几分可疑,不过,蒋纬国现在全部“还”给他了。
蒋纬国以前之所以成立华北政务委员会(鲁晋政务委员会),一是为了让当地在他本人亲自治理下更好更快地发展,二是由于当时华北是对日前线,解决完日本后,又要对付苏联,所以实行半独立的自治状态是必然的,现在,苏联的势力已经被赶回了欧洲,日本也不足以对中国北方造成太大威胁,自然而然,华北政务委员会没必要继续存在了。当然了,该机构原先的众多成员并不会丢掉饭碗,恰恰相反,他们有了经验、资历、政绩,还有蒋纬国这个大靠山,所以纷纷进入中央政府,还是“宁系”的官骨干。
可以说,撤销华北政务委员会,等于蒋纬国主动“交出了地盘”。
不过,蒋纬国的实力和势力是毫发无损的,甚至更上一层楼。南京军不只限于在北方,蒋纬国的官人员也不只限于华北政务委员会,而是融入中央系统,从而更好地让蒋纬国“以中央名义办事”。南京军毕竟是中队的一部分,不会真正地独立成军,只会按国家需要而奔赴四方,当然了,南京军哪怕“被打散”,仍然还是南京军,第77师无论被派到哪里去,所有人都知道,第77师是属于蒋纬国的,南京军27个师的另外26个也是一样;蒋纬国的那些官人员在进入中央政府机构后,跟陈诚的官、何应钦的官、没有派系的官同在一个屋檐下,看似不分彼此,但所有人都知道,某人是听命于蒋纬国的,“宁系”仍然存在,属于宁系的,无论是jūn_duì还是职人员,哪怕跟别的派系混编共事,宁系的人还是宁系的人。南京军的27个师在此时分散于各地,有的驻扎本土内地,有的驻扎新领土和前线,还有的前往南方,接受训练,准备再战。说句不好听的,只要蒋纬国不死,“宁系”就会一直存在。
蒋纬国之所以当初攥着华北四省二市和东北四省不放手,是因为这两个地方拥有中国最重要的、占全国八成以上的重工业(苏联战争前),重工业是国家根基,蒋纬国不能容忍遭到败坏,也不放心别人来管理。现在,蒋纬国主动“交出了地盘”,并不会损害他的心血,因为他已经在曾经属于他地盘的地方里建立了完善的体系。体系被建成后,就不会被轻易地破坏,就会具有自我完善、良性循环的功能,这个坚固的经济体系是水泼不进、针扎不入的。说白了,蒋纬国把山东省建设得红红火火,他现在把山东省“还”给蒋介石,蒋介石肯定要维持现状,他没理由败坏蒋纬国的心血,就算派来一些手脚不干净的人,也会遭到优胜劣汰。
蒋纬国不是军阀,但他是不折不扣的财阀。
蒋纬国在政治上是完全听命于蒋介石的;在军事上也是听命于蒋介石的,但却又具有半独立性质,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在特工机构方面,他是独立的;在财政上,他也是独立的。蒋纬国有自己的财路,不但不依靠蒋介石的那点拨款,甚至还常常自掏腰包“接济”蒋介石。蒋纬国从一开始走的就是军事路线和经商路线,虽然现在或多或少已经沾染上政治,但他“右手拿枪,左手拿钱”的原则仍然没变。蒋纬国从军,自然是为了保家卫国、开疆拓土,从商,则是为了赚钱继而强军、惠民,以及挽救中国原本千疮百孔的民族实业,振兴中国原本摇摇欲坠、岌岌可危的经济体系。靠着那些在这几年内已经发展得不亚于后世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等国企的大型企业,蒋纬国牢牢地掌控住了中国此时的经济命脉,九成以上的重工业、九成以上的化工业、全部的军工业、两成以上的轻工业都在他的手里,最重要的石油、钢铁、冶金、煤炭、发电、钨矿、猪鬃、桐油、航空、水运、医药,几乎都在他手里。按照蒋纬国在那些大型企业里的股份,他估计就是此时的中国首富,如果加上制毒贩毒之类的灰色黑色收入,他的资产完全是富可敌国。
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蒋纬国和蒋介石都没有分家,真正分家的领域是经济。正如一个简单的道理:完成经济独立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才能真正独立。蒋纬国就是这个道理,北方(华北、东北、西北)新疆、蒙古以及新领土内的经济几乎都被蒋纬国给控制了,至于本土南方,重工业、化工业、军工业也几乎都在蒋纬国手里,说到底,蒋介石手下那些权贵官僚此时祸害着的也就是中国本土南方的轻工业、民用工商业、农业、第三产业等经济领域,蒋纬国的“独立经济”并非抢夺他们的,而是自行发展起来的,所以两者之间冲突并不算大。中日战争前,中国的实业经济十分落后,重工业、化工业、军工业都非常薄弱,在总经济里所占比例很小,蒋纬国将其抢救过来,然后细心呵护、用心栽培、呕心发展,才有了今天的规模和成就,北方的轻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等经济也是从日本人、苏联人手里抢回来并且进行正确而高效的发展,才有了今天的庞大规模。蒋纬国基本上没有动那些权贵官僚的nǎi酪。
如今,蒋纬国觉得,该好好地清洗清洗一下南方的经济和官场了。
不过,在这个时候又出现了两件大事,一是日本和葡萄牙达成协议,葡萄牙将东帝汶首府帝力港口租借给日本海军,这给英法荷等国造成了极大的震动,二是泰国政府希望能和日本签署军事联盟协议。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