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儿,父皇唯一的遗憾,就是在活着的时候,没能把你培养成,优秀的帝王……”朱佑樘握住儿子的手,眼睛中,有着淡淡的惋惜和遗憾,“父皇原本以为,时间的够的。”
“毕竟,我的照儿可是最聪明的。”朱佑樘慈爱的拍着儿子的头,“你的母亲可是阿妍,阿妍那么聪明伶俐,她的儿子,肯定也是聪明伶俐的。”
即使含着眼泪,朱秀荣还是忍不住笑了。
什么叫子凭母贵,什么叫爱屋及乌!
这就是了。
“父皇……”听着父亲病中也不忘夸夸母亲,顺便夸夸自己的言语,朱厚照也笑了。
不过,朱厚照的笑容中,还是有着几分苦涩:“父皇,如果你早就知道弘治十八年这个时间,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如果他知道弘治十八年这个时间点,那么,他绝对不会那么任性的各种逃避政务学习。
他肯定会好好的头悬梁锥刺股,完成父皇对他的期许,好好的学习做一个,跟他父皇一样的帝王。
他一直以为,他的时间是很多的……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
“照儿,提前知道未来,并不是好事。”朱佑樘慈爱的抚着朱厚照的头,“想要成为一个兢兢业业的皇帝,是父皇的梦想,不是你的。”
“你的母后说过,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朱佑樘叹息着摇摇头,“照儿,父皇想让你成为明君,是想让你心甘情愿的成为,而不是带着对未来的愧疚……”
“照儿,你是大明朝的太子,但是在父皇心中,你只是父皇和母后的儿子。”朱佑樘轻笑着拍着儿子的肩膀,“为人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望,也不过就是一生平安喜乐罢了。”
“反正无论如何,照儿你都不是亡国之君。”朱佑樘笑着拍着儿子的手背,“父皇到了九泉之下,也不怕对列祖列宗没有交代了。”
“父皇……”朱厚照不知道说什么了。
“好了!”朱佑樘挣扎着坐起来,“照儿,去把那几个父皇指定的臣子,召到乾清宫来把。”
公元1505年,即大明弘治18年,一代英主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得年仅36岁。他在弥留之际召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入乾清宫接受顾命,命传位于皇太子朱厚照,并叮嘱诸卿说:“太子人很聪明,但是年龄还小,又好逸乐,诸卿要好好辅佐他,使他担当起大任,朕死也瞑目了。”
临终之际,朱佑樘拉着儿子的收,给太子朱厚照的最后嘱咐是“任用贤臣”。
历史上,弘治皇帝朱佑樘的评价很高,就连一向习惯于贬低明朝皇帝的《明史》,也毫不吝啬的给予了朱佑樘赞誉。
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仁、宣之际,国势初张,纲纪修立,淳朴未漓。至成化以来,号为太平无事,而晏安则易耽怠玩,富盛则渐启骄奢。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易》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知此道者,其惟孝宗乎!
然而,除了在政务上的赞誉,朱佑樘在感情上,一生只有一位皇后的行为,也载入了史册。
修齐治平福泽黎庶,画眉举案成说一人!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