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那年的我们 > 第一章 易镇

第一章 易镇

易镇,成为了石市的南部小县城;石市各镇纷纷取经学习。易镇一时风光无二:镇政府拆除平房,拔地建起了四层的办公楼;医院也更换了门牌——“石市第二人民医院”。一大批的公务员和医护人员从县城调至易镇。而其实想要来易镇上班的人多是想方设法:或拖关系、或找熟人,——就连转业jūn_rén也不例外。更让易镇人自豪的是,就连某国家级报刊特派记者长年驻扎于此地;每年两篇新闻来报道易镇日新月异的变化。

易镇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荣耀。

90年代,石市其他乡镇陆续勘探出丰富的矿藏;石市的工作部署和重点也由工业转移到了矿业。然而易镇的地下,却如贫血一般,除了硬邦邦的石头就只剩下了干巴巴的泥巴。

似乎就在瞬间,机械停转,烟囱无烟,工厂关门,偌大的厂房,空无人影。昔日的繁华,如今只能对着萋萋的荒草诉说。曾经拖关系、找熟人调进的机关人员和医护人员,如今又千方百计地调离易镇,重返县城或是别的乡镇。

就连那位记者也神秘般地消失了。

易镇被冷落了,似乎就在一夜之间,就如同宠幸的妃子被皇帝所冷落般的突然——突然得顺理成章。

易镇贫穷了,似乎就在转眼之间,就好像万贯家财的暴发户突然之间所有的财富如黄粱一梦般蒸发了——蒸发得顺其自然。

易镇,甚至是整个石市的人,很快的忘记了易镇曾经是繁华地烟柳乡,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易镇日益贫困的事实;易镇成为石市最贫困的乡镇也便是理所应当。

如今,只一家工厂,安置转业jūn_rén;政府还在,主管领导每四年轮换一批;医院还在,牌子依旧高挂,只是缺少了当年的气势。新建的住院部和门诊部两幢三层楼房依旧难以挽回门庭若市的局面。医生、护士耷拉的脸比楼还高,惨白的脸色比墙壁还白。

3

曾经辉煌的日子,虽说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转瞬即逝。可易镇有一点却不曾被遗忘,被易镇人毫无保留的继承了下来,并发扬光大。

易镇人在自身的日常生活中有着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可以不锦衣饰体,可以不车马代步,可以不楼房安身,但一定要美味饱腹。

食物,美味佳肴也好,粗茶淡饭也可,但必须精良考究。烹制复杂也好,简单也罢,但必须要有特色。饮食上的要求和计较,加之易镇地处南北、东西两条国道交叉路段。独特便利的交通条件,车来人往的商家客源,使得易镇上繁星点点的小吃摊在几年间迅速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餐馆、饭店。90年代,易镇经济上瞬间的没落,反而让易镇的美食迅速香飘四方,几年之后,易镇在石市又有了一个美名——“石市小香港”。

整个易镇沿交叉路段扩展开来,沿路的铺面皆是二层的商品房,颇有些80年代经济繁荣时的遗风。但是由于没有经过统一的规划,大大小小的饭店和餐馆散布在易镇的公路和街道的两旁,间或有布行、粮店、旅馆、批发部、杂货铺,更有鞋店、服装店、理发铺、维修部。

易镇的饭店众多,但为了“小香港”的美誉,之间很少有相互倾轧或相互诋毁的行为,都在自己的特色菜、招牌菜上大下功夫。牛羊驴鸡鸭狗野味足;烹炒炸煎涮手艺精;卤烤熏蒸酱特色绝。但即便是经营着相同的特色菜,却也因厨师的手艺、风格的差异而风味各不相同。

易镇人重吃,日里还看不出端倪,单等到中午和晚饭时分,尤其是夜幕降临,各个饭店陆续点灶上火,寂静的易镇一下热闹了起来,灯火璀璨,觥筹交错,起坐喧哗,醉眼迷离。若是夏天,更加热闹,不单饭店餐馆内,就连街道上都坐满了食客。余温未散,晚风习习,霓虹闪烁。街边上碳火烟雾缭绕,烤肉香飘四溢,扎啤清爽宜人。易镇人醉心于这种享受,这种感受就连初来易镇的人也会很快被感染、被同化。

餐饮业的繁荣,进而衍生出以此为依托的服务行业。但是这种行业在易镇却一直未能兴盛发展起来。易镇人穷且好吃,但不至于拿着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去只换来片刻的兴奋与刺激;至于那些慕易镇美食名而来的食客,多半也不会在酒足饭饱之后去逍遥一把。于是,一批又一批满怀无限激情的创业者艰难地熬过一年半载后,变成了一茬又一茬懊恼满怀的终结者。来时,为此地的男人而来;去时,亦为此地的男人而去。临走,愤愤地扔下一句话:易镇,真他妈的穷,穷得连个象样的男人都没有。

夜幕降临,灯火阑珊处,粉饰的面孔,无尽的哈欠,慵懒的身躯,暧昧的灯光,伴随着易镇漫漫的长夜。或许只有途径此地的过往商贩和一些精通“穷乡僻壤野花香”的食客,会让这些寂寞的人儿有些许的慰藉和满足。

或许是她们发展得太不够景气,太不成气候,更或许是易镇的民风太过淳朴的缘故,易镇每年都能在石市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获得“精神文明先进乡镇”等诸如此类的荣誉称号。领导们羞于接受,似乎有“侮辱”之嫌;然而对于易镇的餐饮业的人来说,却是极大的鼓舞——至少,这可以说明易镇的餐饮业是健康的,是干净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欲爱弥彰天宫包邮重生之不肖子双面公主的幸福之源名门公敌1谢先生,晚上见!豪门痴缠:毒宠灰姑娘第一女杀神:驭蛊狂妃前夫勿扰:偷个宝宝没商量(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