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整个中国家电业的愈发成熟,中国家电零售业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从最开始的两大巨头龙争虎斗到现在的群雄逐鹿,国外家电零售业用了几十年才走完的道路,中国只用了不到十年。如今,天花乱坠的家电促销广告随处可见,在零售商表示已经降低自身的运营成本和压缩了利润空间之后,它们又竞相打出了所谓的“零利润”的标语。
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在双脚踏进一家家电卖场之后,招呼我们的人便蜂拥而至。“您是来买液晶电视的么?”“您是来买空调的么?”尽管他们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总归是在向我们进行营销行为。
可是往往他们所推销的商品都是我们不需要的,在一个人不需要某种商品时向其进行强行的营销,这既是一种成功可能性很小的行为,又是一种颇带着流氓色彩的行径——我们不仅因此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也逼不得已地接受了大量垃圾信息。
一些人会在促销广告和销售员的巧舌如簧的双面夹击之下放弃抵抗,成为他们钓上来的大鱼。可这些人在付了钱“满载而归”之后又追悔莫及——“这根本就不是我来这里的目的,我已经有了相类似的产品,现在再买一个反而成了累赘。”
事实上,我们每天都有可能有着与之相类似的遭遇,只不过我们很少进行反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如果我们善于事后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影响心理学发展进程的人。
午休时,心理学家决定到附近的一家餐馆用餐。在服务生端上菜品之后,他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品尝。可能是盐放少了,这些菜吃起来都索然无味。他朝餐桌上看了一眼,并没有盐罐或是任何可以增加咸味的调料摆在桌上。于是他只好再次将服务生唤来,“能不能拿一个盐罐给我,我想加些盐在里面”,他告诉服务生。“我可以将您的菜拿回后厨,让厨师额外给您加些盐。”服务生一边这样说着,一边端着菜向厨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