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类似传销的手段,哪个半只脚入土的老人不尽力,此刻武大郎租来的庭院早就被人群挤得水泄不通,还好此地处于贫民区才没引得衙门注意。
“大郎,老朽王明才此次说服亲戚一家六口,通过他们有说服其同乡共计四十七人,但因人数太多不敢一起过来,只能带领亲戚王狗蛋先行过来。”首先汇报的是一个维州的老人,平日里走路都颤颤抖抖的,没想到劳累三日之后反倒看起来龙精虎猛,说话也异常清楚。
“好,王老请坐。四十七人,都为平民,每人按一斗粮食计算,共计四十七斗粮食,不过眼下我等身处青州,唯有返回之日方能兑现,请宿海涵。老李,记下王老的账目,回到维州即刻兑现,不得有误。”
武大郎一点一点的说道,随后对着身边的账房老李说道,同时也是说给大伙听的。至于众人对武大郎的称呼是武大郎特意要求的,反正家中长子都为大郎,即便泄密也联想不到自己身上。
“大郎放心,众人一丝一毫俺老李记得一清二楚,妄不会让各位吃亏,下一位。”老李将手中记好的账本给武大郎过目,点过头后再拿给王老过目,都无碍之后便吩咐下一人说道。
“大郎,老朽没啥本事,在此地也无亲戚,只能找上此地乞讨为生的难民,他们别说有自己的土地,但凡只要有一口饭吃,即便上刀山下火海也无所谓。因为此地路途不熟,剔除几个好吃懒做、心思不正的,老朽能聚集七十六人,不过都是些老弱病残。老朽不求大郎能份俺粮食,只求大郎能给他们一口饱饭。”
此刻说话的老人武大郎也认识,是青州附近淄州的一个老乞丐,家中虽然有三子两女,子女都为人朴实也勤奋,但奈何家小众多一年辛劳根本不能让众人裹腹,在老伴去世之后便独自离开家乞讨,不愿成为家里负担,也不愿看见孙子孙女饿的饥黄体瘦。
当初武大郎一招募,老乞丐根本不管危不危险,直接用自己的老命换来一头牛犊送回家里,便义无反顾的随武大郎前来,本来就没打算活着回家。
“老丈放心,他们我会安置,许偌您老的粮食一颗也不会少,七十六斗粮食也就是七担六斗,回淄州之时便会有衙役送到您老家中。”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