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的外貌枯树皮三寸丁实实在在的田中老农模样,换了件破衣裳根本就是贫困的百姓,无需做作。
而武大郎身边聚集的百姓便是知晓均田免赋政策的百姓,各个都是七老八十的主,之所以肯跟武大郎来此是因为答应了他们只要此次前来不管有没有危险每家都能分到一头小牛犊。对于早就行将就木半只脚入土的老人们来说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替子孙们挣到一头小牛犊,便是死了也值,何况带头的还是梁山的一个头目,他不可能将自己陷于死地。
面对梁山的大军,青州当然严阵以待。但对于百姓,青州衙门则视若无睹,直接放行让他们进城,反正都是些七老八十的农民也翻不出什么花样,何况梁山大军早已退却。
何况自三国以后青州兵半兵半民的存在,青州的老百姓地位普遍高于其它地方,毕竟这是有传统的,青州兵子承父业、孙承子业,骨子里都是些叛逆的血液,当官的一声不响的整人、杀人很正常,一旦被百姓获知,必定大闹衙门要衙门给出解释,否则不介意再次拉起三十万青州兵。
青州自古乃九州之一,与衮州齐名,不过时代变迁到了大宋青州却是没落了,而孔庙所在的衮州依然风光无限,或者说是大宋文人最向往的地方。
两地自三国以来曹操以来青州兵与衮州兵相互竞争,谁也看不惯谁,尤其是曹操刚一过世,处于洛阳的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根本不愿服从其他人包括曹操接班人曹丕的指挥,使得各地兵马都对青州兵瞧不顺眼。
而青州兵却依然我行我素,毕竟以前是青州黄巾军,收编时降操不降汉,曹操死了诺言已经完成是去是留皆凭自己意愿,这番惹恼了曹操部下另一只jūn_duì衮州兵,战力虽无青州兵那么强悍,但深受境内曲阜孔庙的影响,觉得自己比普通的官兵高人一筹。
武大郎等人混进青州城,当然不会傻乎乎的直接站在城门口大喊口号,即便没衙役来捉拿自己,但也只会自寻死路,所以贯彻的则是毛爷爷的方针,农村包围城市,从底层最穷苦的百姓开始宣传,就是那些没田没地整日劳作却不能使家人温饱的底层百姓,对他们来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拥有自己的田地,能让家人吃上饱饭,即便再危险再劳累也心甘情愿。
都在齐鲁大地,不管青州、登州、莱州、密州、雍州,总是有些亲戚关系的,虽说有些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但好歹也是亲戚啊,有均田免赋这样的好政策怎么能不告诉他们呢,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何况自家还有好处,一举两得。
别小看武大郎手下那群七老八十的百姓,在武大郎找好住处之后大伙便如飞鸟般散去,各自去找自家亲戚或者熟人,一点都不想耽误时间。这时候这些老人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说的便是老人都是见多识广,明白同为百姓心中最想要什么,从哪方面最容易突破。
三天,短短三天,武大郎带来的老人们回归院子了,一个个劳累不堪但却又精神抖擞。
为什么呢?武大郎在来之前就有言,组织的百姓越多,回去之后分发的粮食就越多,而且上不封顶。你能让一个青州百姓支持自己,便有一斗粮食:如果能让一个衙役支持自己,便有一担粮食:如果能让青州知府归顺,直接保你一家一辈子荣华富贵外加良田百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