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八年的秋天,浦江港一号码头,一艘来自大洋另一端的邮轮漂洋过海而来,低沉的汽笛声响彻了整个码头,听得蹲坐在这里快一天的几个年轻人都忍不住的伸长了脖子,只等着船一靠岸就冲过去堵在出口接人。
“曙光女神号,没错!”
一个穿着灰布短打的少年蹦着高叫道。见他一脸兴奋的模样,身边站着的两个洋装青年相视一笑,其中一个瘦高个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宝柱,你家少爷坐的就是这一班,总算回来了。”
“可不是,靖川这一走,算算也有六年了,在外面晃荡的够久了,回去他家老爷子估计得扒掉他一层皮。”
另一个的身材稍微敦实些,圆润的脸上笑的满是促狭,摆明是在幸灾乐祸。
“那我家少爷也不想么那不是有有原因的么.”
宝柱开始还想着给自家少爷找回点场子,可一想到少爷离家出走海外留学的初衷,他就觉得自己瞬间没了底气。
他不说了,可是那个身材微胖的青年可不愿这么就放过他。
“啥原因啊,他不就是不想做白家女儿的童养夫,还不敢跟人家明着说,躲出去拖着逃婚嘛!”
“这事全浦江都知道,你还提他辩解个什么劲儿啊!”
说起这个,胖子似乎有些忿忿不平。
“你家少爷要是真不想娶人家,那大可以跟人家姑娘说嘛,现在可是新社会了,就算白家以前是帮派起家的,人家现在洗手不干了,也不能对靖川做什么,何必白白耽误人家女孩儿的青春呢”
“这一晃6年过去了,白家姑娘都18了还拖着没人家,靖川诶.这不是造孽么.”
他一边说,宝柱就站一边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事的确是他家少爷做的不地道,让人家姑娘白等了四年不说,还沦为浦江市的笑柄,连带着欧阳家都跟着背黑锅。
幸好白家最近几年修身养性了,要不然肯定饶不了他。
宝柱的主家复姓欧阳,欧阳家以贩生丝起家,前清光绪年间,浦江城附近32个镇有一半的丝绸和布匹生意都是欧阳家的,布庄开遍了南七省。民国开埠之后,有大量的洋布流入了浦江城,欧阳老爷见土布生意不好做了,干脆就关了铺子开起了洋纱厂,生意红火的不差当年。
尝到了办厂的甜头,欧阳老爷再接再厉,接连在浦江城郊置下了大片土地,洋灰厂,皂厂,很快就成为浦江岸边有名的实业家,还曾得到过大总统的接见。
在商场上,欧阳老爷可算是春风得意。可是回到家里面,这位商界巨擘可就是一脸的糟心。
二十四年前,欧阳老爷的心病是没儿子,换成二十四年后,欧阳老爷的心病依旧是那个混蛋儿子。
欧阳家的正房太太出身名门,据说祖上在前清还做过从二品的大员,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家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