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亲,自从秋季拜师入了学院,我已经读了各家诗、书、经卷典籍一共三十多本,每月师长们还都要考我们的功课。”提到学院的生活,陈博洵语气中多少流露出些得意。
“三十多本?入学才没多几个月,你读的还挺快,但是学习最忌讳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你可不要贪多嚼不烂。”王月英语重心长,就怕家里这个读书的苗子在学业上碰到什么麻烦。
“娘亲说的是。师长们也是这样告诫我的,我都记在心里。师长们说,我虽然学业有所长进,但仍然欠缺不足,要我在学院里多和众师长们交流学习,有助提高学业。”王月英听他这么说感觉甚好。说起读书,她心里有一箩筐的话要说,一个读了十六年书的人,自然是知道寒窗苦读的辛苦,还想将自己读书多年积累的经验分享给陈博洵,又想想这样不妥当,正在犹豫不决。现在听陈博洵这么一番话心里舒坦了许多,知道他是能发奋用功的人,但又担心他不会劳逸结合,一味苦读身体素质跟不上,就跟他说:“你在学院读书一定非常辛苦,今天回来就不要去温习功课了。你就陪陪你爹爹和馆馆在家好好玩会儿,当是活动活动筋骨。”陈博洵正在犹豫,又听王月英说陈守信和馆馆都想跟他在一起玩会儿,又说读书要劳逸结合,也不让他多玩的,才放下温习功课的心,跟陈守信和馆馆两个人去院子里玩起来。看着父子三人的背影,王月英不禁感叹自己这个又做母亲又当姐姐的不易,深深叹了口气。
满桌的菜都是陈博洵爱吃的,馆馆倒是有些嫉妒起来。平日里哥哥不在家,娘亲对自己都没准备过这么多好吃的,竟然躲在房间里不肯出来吃饭,着实让王月英伤脑筋。
王月英用馆馆最爱吃的红烧肉哄她,还答应饭后让他们三个人去逛庙会,给她买桂花糕,最后馋嘴的馆馆抵不住美食的诱惑才肯出来吃饭。
饭后,陈博洵带着陈守信和馆馆出门,去元和镇的财神庙凑凑庙会的热闹。
“就这么让他们三个人出去好吗,你不担心?”一个懒懒的声音传入王月英的耳中。龙马就在她的身后,幻化成猫的样子蹲在茶几上问她。
王月英心想有什么好担心的,有博洵在,口中说着让龙马不要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