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别看台北里面还有几十万的日本人,但是真正有战斗力也就是那几万正规军。现在战争不是大刀长矛的时代,能拉起多少队伍就有多少jūn_duì。现在的士兵没有经过长期的训练,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战术是一方面,再好的战术没有士兵来执行,也是白整。就像现在日本的武装侨民,除了会基本的开枪射击外,根本无法形成队伍间的配合,许多的战术动作也都不懂。就算是开枪射击,那准头也不知道偏向哪里了。这样的武装力量,要是打顺风仗还好点,要是遇到艰难一点的战事,一千人还顶不上正规军两三百人。
早上十时许,已经集结完毕的西南人民军已经做好的进攻的准备。台北城离海面有些距离,此次战斗,舰炮无法支援。也多亏有基隆港和滚装船,一些重型火炮可以毫无顾忌的运上台湾,不然这场攻坚战就没有现在这么好打。
台北虽然是个大城,但是少经战事,日本方面在十几年前也只是稍稍的整修了一遍,看起来是很高大,但是和旅顺那种要塞比起来就差远了。舰炮虽说够不着,但重磅航弹足够摧毁城墙,为进攻的部队扫平障碍。
此时留在台北城墙上的除了少许的宪兵部队外,其余的全是武装侨民。川村竹治死后,军事指挥大权落入了驻台师团长的手上,他和川村竹治这个文官出身的家伙不一样。在分析了西南军的特点后,果断撤换下了城墙上的正规部队,在宪兵的监督下换上了武装侨民。正规部队全部撤入城中,想要和西南军打巷战。至于城墙上的武装侨民,则是为了正规部队做好巷战的准备。而争取时间的。
孔文鸿的进攻方法很简单,四面合围。不分主次一起进攻。此次参加战斗的两个中队的轰-2和一个中队的战斗机也已经到达台北。
当轰炸机投下了第一发航弹时,地面上的重炮也开始了炮击。
航弹和炮弹像不要钱似的倾泻在台北的四面城墙上,五百公斤的航弹,对城墙的杀伤力是十分强大的。基本上直接命中就能炸开一个口子,再加上地面上的重炮轰击。短短的几分钟,四面城墙已经被炸开了十几个大口子,而且缺口的宽度在炮击下,时不时的扩大一点,等轰炸机完成任务返回时,四面城墙每面城墙最少倒塌了三分之一。轰炸最严重的东门。更是倒了一半。没有倒的城墙也是伤痕累累,摇摇欲坠。
轰炸机是走了,但是地面上的重炮并没有停下来。此时的海军运输舰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支撑一场三四万人的高强度作战还是没有问题的。要是此时的战斗目标是其他海岛,没有基隆港那样的大港口。滚装船无用武之地。那此时的孔文鸿根本不会用如此高强度的炮击,因为后勤完全跟不上。
这也是陈绍并不是一味的发展军事一样,现在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就算你有几百万jūn_duì上前线,但是后勤跟不上,等子弹都打光了,而后勤的子弹跟不上供应,那几百万jūn_duì手里武器就和烧火棍无异。古人说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就像陈绍现在。为什么不大力建造军舰,而且发展什么散装船、集装箱船、滚装船。拨开战车工厂生产卡车,运输机,都是同一个道理。
就像现在的台北一样,没有强大的运输力,那些坦克怎么上台湾。那么多的火炮、炮弹怎么上台湾,要是没有这些东西。可以想象面对台北这样的大城,只能用人命去填,这是陈绍所无法接受的。只有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仗打起来才会顺利。
在炮击声中,两百多辆中国豹式坦克扬起滚滚尘烟扑向各自的城墙,每一面城墙就有六七十辆坦克,里面还夹杂着许多的装甲车,步兵跟在坦克和装甲车后面,把步坦协同运用得淋漓尽致。
此时的陆军每个士兵都憋着一口气,昨天的战斗都是陆战队在唱独角戏,虽说到半夜,陆军也有参战,但那都是在做一些扫尾工作,对于一直都是冲在前面陆军官兵而言,这样的冷板凳还是头一遭。所以今天的台北攻坚战,每个战士都拿出了十二分的本领。决心一定要超过昨天海军陆战队的进攻速度,让跟在后面的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也看看,我们陆军在陆地上绝对强过海军陆战队。
对于这种良好的竞争心里,陈绍和蔡锷等人都是乐于见到的,有竞争进步才会更快,也说明,现在的人民军个军种士兵已经具备对于部队的归属感、自豪感。
等地面的重炮停止炮击的时候,在宪兵的指挥下,躲在远处的武装侨民急忙跑上还没有倒塌的城墙。之前在城墙上的武装侨民和督军的宪兵剩下了不到两成。现在跑上城墙的是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