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彧政权虽然领土、人口都不到刘子勋政权的十分之一,但他凭借量少质精的中央军,采取各种积极手段:一、采用才干名士蔡兴宗的意见;二、重用吴喜、沈攸之、张永、刘勔、萧道成等武将;三、放权给诸弟刘休仁等人积极平乱。刘彧宽仁待物,当时有的将领父兄子弟都参加叛军,刘彧仍任命他们带领禁军,大家尽心尽力,乐于效命。于是上下一心、兵强将勇,最终于466年底消灭刘子勋政权,平定江南与淮南各地,并诛杀孝武帝所有子孙。
平定叛乱后,叛军大多都得到赦免,其中有才能的都被引荐重用,和原来的臣属同等看待。但是淮北方镇薛安都等人受到猜忌,被迫向北魏求援,于是北魏在四年之内陆续攻下淮北、山东半岛地区,刘宋战乱不断,国力大衰,人民苦不堪言。又因大肆封赏有功的jūn_rén,造成士族制度的严重破坏,清浊不分、官品混乱。
而也许是老天对刘彧的惩罚,他除了自己在后宫和妃子生了两个女儿后居然再也无所出,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刘彧又不是通过正常途径得到的皇权,可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他的皇位只会越来越不稳。
刘彧可以说是刘宋脑洞最大的皇帝了,他的后宫陈妃生得月貌花容,深得刘彧喜爱,为了刘家的世代江山,他又借机把陈妙登赐给他的近臣李道儿。刘彧之所以选择李道儿,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道儿本是湘东王师,要文化有文化,要学历有学历。这在刘彧看来,能够保证后代的高素质、高智商。得到陈妙登怀孕的消息后,又把她迎回宫中,此后,生下儿子刘昱。所以史家和百姓都认为,刘昱是李道儿之子,可以说刘彧为了刘家的江山也是真是绞尽脑汁了,但是这也是后来刘宋被齐代替的导火索。
而当了皇帝的刘彧生活奢靡过度,需要一件物品,往往制造九十件备用,正御、御次、副又各三十件。由于害怕诸弟夺取太子刘昱的皇位,接受宠臣王道隆与阮佃夫的建议,屠杀立过大功的诸弟,只有刘休范平庸懦弱而幸存。王道隆与阮佃夫掌权后擅用威权,肆意受贿,卖官鬻爵,财富超过国库。刘彧同时杀害可能会不利于太子的重臣,如功臣武将寿寂之、吴喜与高门名士王景文(皇后王贞风之兄、刘彧的大舅子),造成刘昱继位后,中央和地方军镇互相猜忌、互相攻伐的政治乱象,使得武将萧道成崛起,最后篡宋建齐。
公元472年正月,刘彧病死,时年34岁。遗诏命蔡兴宗、袁粲、褚渊、刘勔、沈攸之五人托孤顾命大臣,分别掌控内外重区,另外命令萧道成为卫尉,参掌机要。太子刘昱继立。然遗诏虽任命袁粲、褚渊在中央秉政,但实际上接受刘彧秘密遗命,就近辅佐新帝刘昱,掌控宫中内外大权的人物,是刘彧最亲信的侧近权幸——王道隆与阮佃夫。五月,刘彧被安葬在临沂县莫府山的高宁陵。(本章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