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孟仞想找巫澎帮的忙,是想请他问问化学馆或者物理学馆的学徒,有没有人在做电学方面的研究。
精度仅有五十毫秒的计时器,成本还如此高昂,孟仞实在是不想在纯机械时代久待了。如果这个时代已经有了莱顿瓶,或者类似的设备,那么他就要赶紧做电磁感应的实验,然后把实验现象告诉物理学馆的学徒,让他们继续探索。
没想到,莱顿瓶——也就是储存静电的装置——在这个世界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只是改头换面,换了个名字叫“天雷符”。
把个圆柱形的东西叫做“符”,也不知是哪个鬼才想出来的主意。
天雷符在各大精密仪器店均有销售,而且不贵,也就二两银子一个。
当然,已经穷怕了的孟仞,在把钱花出去的时候,心里还是在滴血。短短一年前,他全上下都找不出二两银子来。
有了天雷符,再弄点铜线,再弄一根磁棒,几根磁针,实验设备就算购置完成。
“你干嘛呢?”两天后的早上,巫澎一走进实验室就吓了一跳。
孟仞把三根铜线接在一起,组成了一根巨长无比的导线,从实验室的这头牵到了那头。又折回原处,形成一个闭环。
“还让不让人走路了?”巫澎嘟囔着,纵一跃,跳过了导线,发髻差点蹭到房梁。
“一个至少能发零级期刊的实验,”孟仞道,“你要不要?不要的话我就送给李士瓒了。”
巫澎的目光在孟仞和导线之间转了三圈,最后定格在导线上。
“算了,我还是不要了。脑理学到物理学,跨界太远,我拿了也没多大用。”
“能名垂青史。”孟仞继续惑着他。
巫澎狐疑地看向孟仞:“那你自己怎么不发?”
“跨界跨得太远,我怕露馅。”
巫澎沉默许久,叹道:“罢了,罢了,我本也对物理学没什么兴趣……你这是什么实验?”
孟仞见著作权归属问题已经大致解决,不松了口气。
“实验分为两部分,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首先,你注意看那根磁针……”
他指了指导线旁边放着的,已经被涂成红蓝两色的磁针,随即将导线接在了天雷符上。
磁针缓缓地转动,转到了与导线垂直的方向。
“有点意思……”巫澎说着用手拨了一下磁针,但磁针又转回了与导线垂直的方向。
“让我想想……”巫澎闭上眼睛,“这个实验意味着……电生磁?”
“正是!”孟仞笑道,“接下来就看看磁生电的实验。巫兄,帮我把那个线圈拿来。我花了整整一个时辰绕出来的两百匝线圈……”
一根将近两尺长的中空木棒上,绕了两百圈铜线。现在还没有漆包线,为了让每一圈导线之间绝缘,孟仞不得不把它们之间隔开一定的距离。
孟仞将天雷符上的导线取下,接在线圈上。
手持一根细细的磁棒,对准木棒的空洞,孟仞高声宣布道:
“巫兄,注意看屋那头的磁针。
神说,要有电!”
磁棒落下,磁针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