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宫中的淡定,朝臣们得知宫里的事可就有点儿慌,皇帝这个年纪了突然喜欢起美人来,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不少人都提心吊胆,生怕这个北辽来的美人心怀不轨,万一弄出什么幺蛾子,皇帝再一时昏了头真答应,那可怎么好
众人提心吊胆了几天,却发现他们的担心都是多余,皇帝只有第一天停了早朝,之后便每都上早朝了,而且也从未提起过关于北辽的事,都是正常处理朝政。
大家伙这下倒是都松了口气,看起来皇帝还算理智,没有昏了头。
皇帝每天都正常上朝处理朝政,只是下了朝,便前去云秀宫,各种赏赐也是不断的往云秀宫送,更是连着七天,都宣召娜娅侍寝,这等恩宠,可是前所未有。
当然,这些都是皇帝的私事,旁人无权干涉,只要不影响皇帝处理朝政,其余的事,还是别多管闲事了。
转眼就过了小年,小年之后,皇帝停了早朝,各衙门没有紧要的事也都不办理公务了,顶多就是轮班留人值守。
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到这时候总算可以松口气歇一歇,京城里各处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透着浓郁的年味儿。
太子府里自然也是闹非凡,各处买卖铺子作坊都交了账目,该放假休息的休息。
今年各处的收益都很好,几处作坊净利润比去年翻了四五倍都不止,所以清涵特意给所有掌柜伙计们都发了大红包,还分了年礼。
伙计们扛着年礼拿着红包,欢天喜地的回家过年。
外头的伙计们能休息,府里的下人们可都闲不着,好在清涵大方,给府里所有人都分了年礼,又给了红包,还涨了月例银子。
这么一来,大家伙都高兴的合不拢嘴,谁也没有半句怨言,反而更尽心的当差办事了。
“辽东府那边送年礼的人回来了,说是岳父和庆祥他们都好。
今年地里的庄稼收成不错,加上那边的买卖也都进项不少,家里今年能过个好年。
学堂收了不少的学生,请了两个夫子,庆祥庆福也跟着读书识字,学了不少东西,庆祥还写了封信给你呢,就是字稍微难看了点儿。”
这天中午,沈凌烨从外面回来,拿了封信给清涵。
“冯大叔和冯婶子今年要留在柳树屯过年了,云舒和庆安秋闱都考的不错,都在前几名。
这俩人明年要进京赶考,所以冯大叔他们想着明年一起回来,路上也有个伴儿。”
“对了,岳父还让人带了好些个家里出产的吃食,特意让人捎回来给你,说是你肯定能喜欢吃。
岳父知道你生了三个娃,高兴的很,特意给你带了些补子的补品,好像有人参跟雪蛤,都是庆祥抽了空跟村子里的人进山弄的,专门留着给你呢。”
东西不在多少和贵jiàn),关键是心意难得。
如今的柳志财和庆祥庆福父子三个,真的是大变样儿了,勤劳肯干。
据送年礼的侍卫回来禀报,说是今年柳家把院子翻修了,房子也都收拾一新,看起来很有些过子的模样。
沈凌烨得知这些,真的是替清涵高兴,总算不用成天惦记着家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