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时众人皆来,心有疑惑,未多问,只是问安。夏氏扫视众人,厉声说道,“最近府中风言风语的很多,乱嚼舌根的也不少。你们要盯紧些,不要惹出乱子来,也该狠狠整饬整饬了。不要整天没事儿人似的,一味的高乐不了。再让我听到什么风言风语,我可是不依的。”又道,“听闻外面花子很多,失家失业的很多。一会儿小碧将我当年的嫁妆拿来,折变卖了,救济救济那些人,也是一桩善事。”
“夫人善举,我等自然支持。只是夫人的嫁妆就乃娘家陪嫁之物,不必动用,只管从府中库银中领取就是了。”说话的是沈姨娘。
曹姨娘也说,“咱们这么大的家,要是还让夫人变卖娘家带来的嫁妆,那不是勤等着被人说闲话吗依我看,救苦救穷,那是官家的事,理应由官家去做。更何况,如今灾劫刚过,花钱的地方那么多,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哪有心思管那些花子。如今各房月例减少不说,人却越来越多,夫人理应多体恤一下自己人。”
看着阴阳怪气的曹姨娘、沈姨娘,夏夫人扫了一眼,也懒得计较。只说,“叫你们来,是叫你们管住自己的身边人,不要乱嚼舌头。至于别的事,有管事的张罗就行了。”
其他姨娘及儿媳则表示愿意随个份子,夏氏自知她们月例不多,平时排场却大,也不愿扯上她们。一时众人散去,管事的连忙去传话。夏夫人等众人散去,又吩咐小碧去盯一盯。小碧劝慰道,“夫人,您尚在坐蓐期间,何苦操这些闲心,平白给自己添堵。”
“现在府中人口繁杂,表面一团和气,保不齐就没有苦乐不均之事。一旦苦乐不均,肯定有人会借机生事。我们还是要盯紧些,老爷的名声是要紧的。如今官事繁冗,家中这些俗事怎能再烦老爷呢。几位姨娘又不是理家的人,不然我也可省心好些。”
“夫人且放宽心,府中家下人只以在府中为荣,哪能有什么别的心思。”小碧心知夏夫人这些年将倘大的小郡府料理的井井有序,也整饬了很多旧规陋习。唯独在生子上是块心病,嫁入郡主府二十几年,一直无所出。于是亲自张罗给府主纳了几房姨娘,众姨娘更是一连气的共生了九位公子,夏氏肚子也没动静。本来凭借生子的曹姨娘和沈姨娘还有些作妖,一心要以正牌夫人自居,不大将夏氏放在眼中,没想到府主将所有公子都交与夏氏带,曹沈二位姨娘便有些吃味。谁知夏氏一上四十就怀上了,真是天降之喜。小碧服侍夏夫人及灵生都睡着,便在府中走走,盯着那些平素能嚼舌根的人。
晚间时分,从长子到老九都来请安,劝母亲以身体为重,莫要为这些琐事烦心,有事交给家下人去做。夏氏一直对他们视如己出,不分嫡庶,只说自己这芝麻绿豆的事,就不用他们操心了。
不久,小郡府义粥铺开灶,供失家失业的人,也算是救济他们一时之需,暂时渡过这个难捱的冬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