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院行台众属官,与士卒都要在川中过年,李白也只能尽力营造出祥和喜庆的氛围,生活上有了承宣布政使司衙门做后盾,也不再怕都大提举茶马司的种种刁难,总的来说,这个年过的还算不错!
年后,李白又将精力全部投入到护茶民壮的训练之中,不知不觉间,川中收茶的时间节点就到来了。
每年春天,清明至谷雨之间是青茶制作的最佳时期,极品青茶大都采摘于清明之前,故称“明前茶”,上品青茶也大都采摘于谷雨之前,故称‘’雨前茶‘’。
这些极品、上品的高档货,一般都是用来卖给大明的达官显贵,以及豪商巨贾的,游牧民族是品尝不出来这种绿茶的滋味的。
他们的最爱,恰恰是大明人弃之如敝履的粗茶。
粗茶,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摘下来,再经过摇青、发酵、制丕等工艺,变成一块块各种形状的茶砖,饮用时一般用沸水煮过,茶味浓烈,有安神定智、去除油腻之功效。
也许他们,就是钟情于这种苦涩的味道吧!因此在他们眼里,只有这种茶,才算的上是茶中极品。
大明以茶易马,用的主要就是这种茶,茶民将前一年的粗茶,制作成茶砖,一般在来年春天同青茶一起卖掉。
现在就是卖茶与收茶的最佳时期,时机已到,李白也不再犹豫,命人去知会忠武校尉程可勇之后,自己便齐聚属下护茶民壮和衙役护卫,共计三百二十人,对外宣称巡视茶路,实则是直奔位于峨眉山腹地的僳僳土司而去。
只几日功夫,一行人就离峨眉山不远了,这时他命周文、柯景宣、林立秋率领大批人马继续向僳僳土司行进,自己则带赵炎、马成、长顺及十五名士卒,扮作茶商快马先行一步,直奔僳僳城而去。
这次熟门熟路,李白一行人于傍晚时分,来到了殷扎夷家。
素素见李白如约而至,自然是高兴异常、开心不已。
殷扎夷是知道这个时间节点的,因此每日都怀着激动、憧憬的心情期盼着,见到他们到来,内心深处立刻有种久违的躁动,无端的兴奋莫名起来。
殷耶夷则左右看看,一脸疑惑的问道:“李掌柜!胡二呢?这次没跟你一起来吗?”
李白笑道:“你不会是又想同他打架了吧?他过几日就来!”
殷耶夷搔着脑袋傻笑道:“不打架!不打架!我们现在可是最好的朋友!李掌柜你说笑了!”
众人皆笑,又寒暄了一会,吃过了晚饭,大家都鞍马劳顿,便各自安歇。
次日一早,吃过了素素做的汤饼,李白便要去茶市看看收茶情况,殷家兄弟和素素也嚷着要一同去,众人便一起出门,朝茶市行去。
一路之上所遇尽是,或背着背篓、或扛着布袋、或挑着担子的卖茶农人,有的难掩满脸的期待,估计是早已盘算好了,等卖得了茶银,好给儿女添置一套像样的衣裳吧!
而更多的则是满脸的麻木,浑身上下,无不透露着愁苦与无奈的神色,他们应该是觉得茶价太贱,就算是卖了也于事无补吧!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