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我竟然是李白 > 第三百章 满载而归

第三百章 满载而归

他赶紧接道:“我觉得这并非圣上之过,乱民的根源微臣看来,根子还在这‘’盐‘’字上啊!”

朱祁镇眼睛一亮道:“宣你来就是为了此事,我记得你的殿试文章中,就有此类论述,而且颇为精辟,今日眹欲与你畅谈一翻,欲解心头之惑啊!”

这时,冯安端着茶进来了,看见君臣聊的正投机,将茶杯恭恭敬敬的放在李白身边的小几上,静静的侍立一旁凝神静气。

朱祁镇看看他,又看看曹吉祥,朝他们摆摆手,两人倒退着出去了。

李白继续道:“不知众位阁老对此有何高见?”

朱祁镇道:“他们的办法,都只治标不治本,应付眼前还行,要想永决后患,还得另寻他法啊!眹一天都在查阅典籍,欲遵常例,寻求万全之策,然收获了了啊!”

李白道:“如今之计,也只有先平乱,再查找根源,制定相应的章程,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方为上策!”

朱祁镇赞同的点点头,道:“平乱之事,眹已着人去办,几万乱民不足为虑!倒是这惩前毖后之法,一时苦无良方啊!众阁臣只会老生常谈,倒是你文章上的观点颇为新颖,令眹印象深刻啊!”

李白道:“我大明盐政的重中之重,乃为解决“九边”驻军的粮饷供给,这是毋庸置疑的。商人纳粮中盐办法,【也就是让商人到大同仓交米1石,太原仓交米1石3斗,给淮盐一小引,然后凭盐引换盐运销获利。】既省运费,又能使边储充足,也是利国、便民、惠商,三全齐美的好办法。近年来随着纳粮中盐办法的广泛推广,各地有权颁发盐引的衙门增多了,朝廷的管控力也就显的捉襟见肘了。据我了解,有的地方官商勾结,倒卖盐引谋利现像日趋严重。更有甚者将空白盐引加价卖出获利,导致食盐价格日趋上涨、居高不下,大明的普通百姓,大多已吃不起盐。而实实在在按照规定,辛辛苦苦将粮食运到指定地点的商人,好不容易换来的盐引,拿到盐场去却支不出盐来,因为支盐的人太多要排队领取,可是这一等,有可能就是三年五载,谁等的起啊?就算是实力雄厚的商人,也得被拖的家破人亡啊!于是就挺而走险的去贩卖私盐,这可是重罪!一来二去,这些人反正横竖都是死,便纠结在一起同官府明争暗斗,事情闹大了,不可收拾了,索性扯旗造反了!‘’

他由于是朱祁镇的患难老友,这里又是私下场合,因此,说话也没拐弯抹角,十分大胆干脆的説完,就端起茶杯,咕咚咕咚的喝起来。

朱祁镇听完,则是面露震惊之色,他久居深宫,哪里会知道这些?

满朝的那些大臣,可能也有几个不迂腐的,看见了这些弊端。

可是,又有谁,敢像咱们李大才子这般肆无忌惮。

再说了,这里面的利益纠葛牵连甚广,一个不好,就要打虎不成反被噬,谁愿意多这个事?

因此,他讲的这些,朱祁镇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震惊之余,朱祁镇又不可置信的问道:“你是说今次的暴民,都是官逼民反?”

李白无奈的道:“圣上!虽然微臣只是具体分析、推断得出的结论,还不敢定论,但是,恐怕也是十有八九,离题不远咦!”

朱祁镇又沉思片刻后,点点头道:“眹也觉得十有八九,便是如此!”

忽然,又想起什么似的问道:“你刚才说他们,等上年也支不到盐,这又是为何呢?难道是盐场出产不足?”

李白笑道:“陛下圣明啊!这的确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了!盐场的产出是不断加大的,可是盐去哪里了呢?无外乎贪官墨吏、裙带关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新瓦岗不一样的蛊真人98逆流红尘我能自动成神美味兽世:兽夫求抱抱!我有一个扶贫系统传奇冒险王我有一条时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