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雯连连推辞,她是个实诚人,自然也没什么心机,故将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
李白见了,有些于心不忍,于是开口道:“好了好了!以后都是一家人了!你们也都不要再客套了,你们俩心眼都好,能娶到你们,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往后啊!我会好好的待你们!你们处着处着也就知道了,咱们这个家啊!永远都会是温馨快活的!”
二女隧都闭口不言。
在这种祥和的氛围里,一大家人,共进了早餐,其乐融融、笑语连连。
后面几天,李白放衙后,就和嫣然腻在一起。
丽心,则瞅空就缠着李白给她们讲好听的故事。
还将《梁祝》在京师受追捧的火爆程度,讲给他听,还说她和小姐已经将《倩女幽魂》整理成了剧本,准备也将此剧,排成添加了唱段的话剧。
李白见她们平日里也闲极无聊,便一边再给她们讲新的故事,一边怂恿她们找一帮有才之士,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剧团。
二女听了,自然是怦然心动,商量一番觉得完全可行,便当即热情高涨的行动起来。
就在李白按步就班的做他的史官时,嫣然她们已经筹备好了剧团的初步工作。
人员就是在都督府原有戏班的基础上,又通过牙行,买了十几个通音律、善舞蹈,长相标志的丫头。
还有,通过周文可以在闲时,借用教坊司里的一些乐师和女伶。
至于,演出场所的问题嘛!这不是正在请示李白吗?
就见,嫣然和丽心劲头十足、滔滔不绝的讲着,石驸马大街里那座小宅院,如果改成戏院将是多么的合适。
他冷不丁的打断问道:“那一片宅院的出入不都是胡同吗?这样的话,做戏院的正门,是否合适?”
二女鳮賊的笑道:“算你问到点子上了!巧就巧在这座宅院的侧墙后面,就是李府的两间店铺,到时候调换过来做正厅,再好不过。”
李白翻了个白眼道:“既然这样!还和自己磨这么多嘴皮子干什么?你们直接拿主意就行了啊!”
嫣然道:“你是一家之主,咱们置办套宅院,怎么着也得同你说一声吧?”
李白道:“以后这些事你拿主意就行了!男主外女主內,咱家我可早都交给你了!务必要掌管好,尤其是一定要令家宅合睦懊!”
嫣然听了,不由觉得压力山大,转念一想又觉得幸福满满。
经过了大婚的排场,平康坊一带的居民,都知道了这里住着一位翰林,不约而同的将李白的家,尊称为翰林府。
李翰林大婚一应开销,那可是俱由老李府支出的,所收贺礼及嫁妆,却是入了翰林府账房。
因此,李大翰林现在,可以说是富得流油,直追土豪啊!
他又给二女的戏院,提了些划时代的建议,并嘱咐装修一定要上档次,且富有文化气息,还说什么这是文化产业,就是要有文艺范!……
至于,二女到底听懂了没有,他就不得而知了。
嫣然和丽心,沉迷于前途远大的文化事业,小雯又是个本份性子,府里倒显得风平浪静,一派温馨祥和的氛围。
之前,他和嫣然提过,每隔三天去小雯院里过夜一晚,嫣然也没反对,于是,就这样心照不宣的成为了翰林府内院常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