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幕缓缓打开,众人被幕后唯美的场景彻底惊呆了。
这一刻全场鸦雀无声,以至落针可闻。
只见舞台上,四周与顶端高挂着制作精巧的各式彩色灯笼,柔和的彩色灯光铺洒下来如梦如幻,木制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山川坊榭散布四周,后方大大的布景彩绘着树木、飞鸟、花草、景色宜人,绿的青翠欲滴,彩的姹紫嫣红。
舞台中央,整齐的摆放着一排排几凳,许多名身着白色儒衫的士子,整齐的端坐于桌几之后,手握毛笔悬腕欲书。
配乐响起的时候,白衣士子们放下笔,拿起几上的书,摇头晃脑的齐声吟诵起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一个动听又空灵的女声唱了起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此刻,场中的所有士子均被深深的震感了,他们的记忆瞬间被那场景与歌声,不约而同的拉回到了曾经苦读的岁月。
更有甚者已经是,双肩颤抖潸然泪下。
歌声消失,故事以话剧的形式慢慢演绎、娓娓道来。
众人直到此刻,才明白,自己欣赏的是古老的唯美爱情故事《梁祝》。
可是,故事情节又好像是改编过的,和以往又有不同。
慢慢观看下去只觉得津津有味,全都陶醉其中,竟没有一个人惊奇这个节目耗时竟这么长。
只到情节推进到送别时,那空灵的女声又响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众士子的热情进入到了一个小高潮,叫好声如雷,喝彩声不断。
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喜欢剧情,还是歌声,抑或是歌词。
当剧情快要结束了,主人公利用舞台机关,身着蝶衣翩翩起舞着飞到空中,《梁祝》笛筝协奏主曲旋律响起时,现场观众的热情到达了高潮顶点,多数士子泪洒当场。
演出结束了,大幕都放下了,士子们竟然像在戏院看戏一般,要求演员再加演一场。
听见最多的议论,就是:‘’化蝶时那配乐太好听了,简直如仙音一般,绕梁不绝余音袅袅。‘’
由于教坊司的节目时间太长,致使最后两家表演时,已至后半夜,观众也乏、演员也困,都没有发挥出最高水准。
怡红院的杜鹃姑娘唱的是一首新词,词还不错,应该就是出自高升云之手,杜鹃姑娘的音色也很好,奈何有教坊司的珠玉在前,她这时唱的虽好却也失了先机。
观众也还沉浸在《梁祝》主曲,那优美的旋律里不可自拔呢。
因此反响很差,喝彩声还不如第一个出场的储美居彤云姑娘。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