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估计,就是提前说一声,恐怕还是想不通吧?
毕竟那可是皇位!九五至尊!
那绝对不是抽黄鹤楼香烟那感觉!冒个烟就九五至尊了?这帮人可真能想!
李隆基郁闷了一天之后,也怒了!
下旨亲封李白为,辅国大将军,天下兵马大元帅,钦命招讨使,官阶从二品。
令他即可提调天下兵马,平叛还都。
可是如今的天下局势,可以说,又回到了三国时代。
李隆基将一帮老臣带到了蜀中,剑南道、陇右道、安西四镇、北庭、河西、大小勃律已及西域各国,名义上还是听李隆基号令的,是为一方势力。
而仓促在灵武继位的李亨,手里掌握着大唐帝都的十六卫兵马,以及朔方军镇,关内道、京畿道、河南道部分区域,亦是一方势力。
其余的大唐东北部,平卢、范阳、河东以及河北道,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全都落入了安禄山手中,妥妥的一方大势力。
如今李亨与李隆基,虽然父子反目,私下里较劲不休,但是明面上还是一个大唐。
至少在打败安禄山之前,两人不会在明面上撕破脸。
李白现如今已经成为李隆基的头号大将,哥舒翰与高仙芝紧随其后。
李亨则是倚重朔方节度使李光弼,新河东节度使杜鸿渐,大太监李辅国以及国舅张朝宗。
既然说到了李亨,咱们就简单介绍一下此人。
开元二十五年,李隆基因听信武惠妃谗言,将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杀害,改立三子忠王李玙为太子。
说起来,李亨还应该算是李白的晚辈。
当然了,这个并非是从陇西李氏这里论起的。
而是,从杨太真家的杨氏家族来论的。
李亨的母亲,便是杨太真大伯父的女儿。
只因看不起杨太真父亲的庶子身份,故而两家这么多年来实际上并无交集。
身居太子之位,李亨并没有锋芒毕露,相反,他却是处处小心,如履薄冰。
毕竟有前任太子李瑛的前车之鉴,故而他选择了韬光养晦。
尽管如此,他却时时受到来自各方势力的威胁,其中之一就是宰相李林甫。
两人也许是天生八字就不合吧!
作为当朝首相,李林甫一心想要废掉李亨的太子之位。
多亏了李亨王八功过硬,否则,也早就步了他哥哥的后尘了。
最终,瞅准了时机的李亨,在杨国忠与安禄山狼狈为奸倒李之时,果断出击,彻底送走了口密腹剑的奸相李林甫。
可见,此人确实不简单!
按说,依照此人的性格,应该也是能做一番大事的。
可是,李白觉得此人太过阴柔,戒备心太重。
这从他将身边的宦官李辅国,拜为元帅府行军司马,令其出任领兵大将,最终封王拜相的事上就能看出来。
重用宦官之力度,古今无人能出其右啊!
可见,他绝对是一个不轻易相信别人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