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浚的反应显然没有罗愿这么敏捷,他也一时想不到该用什么话语反驳罗愿,于是站在原地“啊,啊”了半天,也没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语来。
看到他这个样子,站在他身后的叶庆良顿时忍不住出声了,“罗郎君的话就让人听不明白了,既然大家都是临安新报的一员,这白蛇传又是要刊登在报纸上的,凭什么我们就不能对小说的内容发表意见了?而且,从唐时三藏和尚从天竺取回佛经以来,这观世音菩萨在庙中的塑像就都是男子打扮,如何你们敢擅自改变,还不许我们指出问题来了…”
沈敏听到这里方才明白了过来,这双方争吵的由头居然还是自己种下的。他怎么会知道,后世的观世音大士,在这个时代居然还是一个男子的形象。不过既然罗愿等人是照着他说的底稿在扩写,他自然是要死挺罗愿等人的,再说观世音菩萨换成男身,他心里也实在是有些接受不了。
“罢了,罗主笔、史兄,你们两位出来和我聊上几句吧,至于其他人就先做自己的事去,别在为这个问题争吵不休了。”沈敏拿定主意后,便对着办公室内的众人稍稍和气的说道。
另外找了间房子,沈敏同罗愿、史浚交谈了片刻之后,才发觉他犯下了一个错误。和史浚在一起的那些官二代们,就连史浚都瞧不起,何况是罗愿这些落地的士子。要知道他们这些人的,就是这些落地举子梦寐以求的终点了,于是自认为有抱负的官二代们,又怎么看得上为五斗米折腰的落地士子们。
而在罗愿这些人眼里,去掉父母的背景,大家的个人才能差距也就是大哥和二哥的区别。和这些靠着父辈就能当官的二代们相比,自食其力的他们显然有出息多了。更何况,这些二代们嘴上动不动就点评着朝堂上的官员人品和颁行的政策,好似这大宋的朝堂是他们家开的,结果却窝在这间报社内和他们争夺办报纸的权力,抢他们的饭碗,这就有些令人不齿了。
仅仅思考了片刻,沈敏就转身走出门去,叫沈正礼拿过了一个樟木盒子,接着他拿着盒子返回房内,在罗愿、史浚两人面前打开,指着里面装订好的一册纸张说道“这是我同身边那些伴当过去大半年收集起来的,约2800字的正音发声,用拼音法标注好了的。
这次我过来,就是想要在报社里找几人出来,准备按照这些素材编写一本,用于初学者学习文字发音和查阅单字字意的字典。
现在看来,我倒是不用再选人出来了。罗郎君你继续负责小说的编写事务,至于史兄你,则来负责这本字典的编撰工作如何?大家各司其职,也就不用再争吵什么了,两位怎么看?”
罗愿看着木盒里的册子,眼睛已经挪不开了,和他正在编写的那本小说相比,编撰这样一本字典显然才是文人应该做的正事。而有着沈敏打下的这个基础,编撰这本字典的难度显然下降了许多,只是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史浚这次终于抢在了他前面。
“去年就知道三郎再收集汴洛正音的发音,我居然如此后知后觉,今日方才知道三郎的真实用意。这事我自然是愿意干的,我相信其他人也是愿意为这件盛事出一分力的,否则他们今后恐怕也不好意思再在三郎面前谈什么北伐复土之事了。”
史浚说着就把木盒抱在了自己怀里,然后一阵风似的就跑了出去,罗愿还来不及说上一句。看着这事已经难以挽回,罗愿反而沉住了气,在房内和沈敏谈了几句关于报纸的事务之后,突然对着沈敏建议道“沈郎君,其实我对字典的编辑也有个想法。
你看白蛇传可以一段段的分开刊登在报纸上,为什么字典不能一页页的拆开刊登在报纸上,既可以让读者借此学习,也能在字典正式出版之前给人挑一挑错误,免得出版后贻笑于方家。”
沈敏沉吟了片刻之后,便点着头说道“罗主笔这个想法倒是很好,我们去隔壁顺便听听史兄他们的意思好了。”
应该来说,沈敏拿出的这个编撰字典的主意,还是真的打动了这群官二代。立德、立功、立言,此所谓三不朽也,自古以来就是文人最大的追求了。编撰一份字典,特别是保留汴洛正音的字典,在当下这个时刻对于主战派来说还是有着特殊意义的。
就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这些官二代们在政治和学术上的第一次发声,而不是跟在时下名声大起的主战派领袖身后发声。连叶庆良、叶庆高兄弟两人,也忍不住对王之荀小声说道“令香兄说的不错,这沈三郎虽然年轻,却是个真有主张,能做实事的,不是什么夸夸其谈之辈啊。”
王之荀望着众人围住的樟木盒子,双手轻轻拍击着,强自忍耐着心中情绪,低声说道“我是真没想到,他去年搞这个发音是为了这个目的。枉我还以为他不过只有一腔热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