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了午餐之后,刘氏兄弟表示还要去安顿一下住所,就先向沈敏告辞离去了。不过兄弟两人刚刚走出小巷,刘海山就拉着兄弟的手问道:“二郎,你刚刚怎么就这么简单的答应了沈家三郎。咱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怎么可以连讨价还价都不用,就一口答应拿出十分之一的利润交给社里,这钱不是白白丢进了钱塘江里去了么。”
刘长发却不以为然的回道:“兄长的心眼未免小了些,这十分之一的利润又不是我们一家交,相比起银号和保安社一年的收益,我们那点钱连人家十分之一的利润都不到。真要心疼的话,也是沈家三郎和明州胡家先心疼啊。
而且,这钱也不是白白交给别人去花的。沈家三郎不是说的很清楚了吗,这些钱是用来办学校和研究技术的,而且他还愿意给我们保留一个济民社董事的席位,让我们有权决定这些钱用来做什么,这样的回报难道还不够吗。”
刘海山还是不甘心的说道:“这董事和董事会究竟是做什么的,还不都是沈家三郎说了算,难道大家还真感当着他的面反对他的主张吗?谁不知道保安社掐着咱们大家伙出海的渠道,要是惹得三郎不高兴,就有可能被断了出海的通道,大家的损失就大了。所以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难道我们还敢同钱过不去不成?”
刘长发摇着头看着兄长一眼,方才压低声音说道:“兄长既然知道沈家三郎掐着咱们的脖子,为何还要想不通呢?
有保安军做沈家三郎的后盾,就没人能替代三郎在海外贸易中的地位。反过来,我们这些组织货物的内地商人,却不是不可替代的。兄长想必也知道,不说这临安城内,光是湖州城里想知道我们是如何获得济民社支持的商号就有大把。
只要这位沈家三郎稍稍放出一点风声,蜂拥而来想要取代我们的人,就同过江的鲫鱼一样多了。不管是生产丝绸、麻布的能力,还是在同业中的号召力,比我们强的人大约比太湖里的王八还多。
眼下三郎肯明白的告诉我们,给我们一个选择,已经是很讲过去几年里的情分了。兄长且想一想吧,光是那些麻布的订单和一个剥出棉子的机器,就足够让其他人趋之若鹜了。十分之一的年利润虽然不少,但若是失去了济民社的支持,我们还有多少利润可得?”
刘海山终于清醒了过来,连连点头道:“对,对,二郎提点的对。这沈家三郎背后的保安社可真不是吃醋的,就连朝廷也不得不招安了他们。要是没有了他们在海上的保护,我们可卖不出这么多的丝绸、铜镜…”
刘长发示意仆人把两顶轿子抬了过来,和兄长两人分别上了轿子。当青布帘子放下,轿子里好似自成了一个世界的时候,刘长发便仔细的思考起了同沈敏见面的过程。
虽然之前他曾经在明州见过沈敏一面,但是当日会面的时刻很短,他都判断不出这位年轻人究竟是个什么人物。不过今日这一番深谈之后,刘长发意识到这位沈家三郎图谋甚大,似乎并不满足于在大宋境内当个舒服的衙内。
否则沈敏就不会有棉田补贴和建立学校的想法了。只是刘长发并不担忧沈敏的野心,他反倒是觉得,对方的野心越大,才越不会图谋他们刘家的家产。不是沈敏看起来多么有道德,而是现在的刘家实在不够出色。
毕竟光是沈敏随手丢出的这几个计划,所耗用的资金已经快要让刘家倾家荡产了。而他看沈敏的脸色却一点激动的表情都没有,显然这还不是沈敏心目中的大项目。一只猫也许会抓老鼠作为食物,而一直猛虎却不会,因此刘长发自然安心的很,还想着借助这股东风带着刘家跟上一层楼呢。
宋人最爱赌博,刘长发自然也不例外,他实已经将自己和本房的利益压在了沈敏身上,希望能够从对方身上获得一次超额的回报。
“三郎何必给他们这么大的好处,光是那些布匹的订购数量还不够吗?还要给他们什么棉花补贴,这是不是太让我们吃亏了?”胡明泉俨然把自己划分在了保安社一员的范围里,不满的向沈敏抱怨到。
沈敏看了他一眼后说道:“只要能够把棉花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就能垄断这一门生意,大宋、金国的人口超过一亿,你说这棉布的市场究竟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