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23日晚,第2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式将于辽省沈城举行。饶有意味的是,票房收入3500多万的《不见不散》被‘投票人’驱逐出局,而票房收入少得可怜的《红娘》却稳坐本届百花奖的‘榜眼’,获威尼斯电影节大奖的《一个都不能少》反倒还落在其后。最佳女演员刘芯,是《红娘》一片的投资人指定的女主角,一个被《大众电影》誉为‘心眼好,爱管闲事’的漂亮女人;而最佳女配角李筱红,美丽又陌生,扮演《银幕恋情》中的女二号引弟,这部以农村放映员生活为题材的片子,在大部分地区尚未上映,不要说观众不识她,连搞电影发行的人士都不知其人。本届百花奖的这个结果出人意料,古怪蹊跷,让人大跌眼镜。”
……
通过文章,田立心算是知道了,第22届百花奖的评选结果在9月21日就已经出来了。
获得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的影片一共有三部,其分别为《男妇女主任》、《红娘》和《一个都不能少》。最佳男演员奖由《男妇女主任》中饰演刘一本的赵黑土获得,最佳女演员奖是在《红娘》中饰演红娘的刘芯,最佳男配则是《媳妇你当家》中饰演公公的牛犇,最佳女配奖的是《银幕恋情》中饰演引弟的李筱红。
这个结果一出,顿时就引来了社会上的一片哗然。
为什么呢?
因为《男妇女主任》的京城票房也就二百多万,全国票房不足一千万,而《红娘》和《荧幕恋情》的票房几乎忽略不计,但这些电影获得的票数却有二十多万张!
这些投票的观众,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显然是有人在利用规则刷票了!
事实上,经过记者的调查,在百花奖票选的最后一个月,从东北的某个小镇寄往《大众电影》的信,竟有数千封之多,这些信里装的选票少则几张,多则几十上百张。
十几二十万张选票,已经是这个小镇的人口总数十多倍了!
而《大众电影》编辑部今年收到的选票总量,也比去年高了整整一倍!
事实上,《大众电影》在今年是破例做了整改的,就是改成每本杂志都有六张选票了,而杂志的定价还是六块八一本。
抛去《大众电影》杂志的内容,上面的选票的价格,也就差不多是每张一块一。
这意味着,有心人要是刷票,只要投入二十来万就能拿到影帝什么的了。
刷票的人显然是在利用规则,他们虽没触犯法律,但肯定是不道德的。
只是,统计票数的人,难道就不是在为虎作伥吗?
里边明明装着几十上百张票的,这样的信封他们也敢收?还敢当做是有效票?
百花奖的公正性,就是这么失去的!
难怪,当初年销近千万册的《大众电影》杂志,现在的月销量就剩下十多万册了。
而当初的百花奖获得者,是何等的风光?
百花奖是在总理的倡议下,为促进电影艺术而设立的。
第一、第二届百花奖的颁奖典礼是在政斜礼堂中,当时总理、副总理和郭文人都到了现场,领导们与获奖演员一起联欢并给他们题词。
第三届百花奖正要开始评选时,遇上了文艺界的整疯运动,之后就是动乱的十年了,《大众电影》也在随后被迫停刊了。
1980年,“文命”的噩梦已经远去,《大众电影》也迎来了复刊。
华夏影协就此决定,恢复中断了十七年的百花奖,同时设立由专家评选的金鸡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