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吧,”虎爷雷寅双兜手就给了那小青年一个脑崩,笑道:“你忘了?那时候天下正乱着呢,除了咱大兴国,东边还有个什么应天国,中原还有个大龙国。那会儿连鞑子的狄国都还没有完全灭国呢!那么乱,天天都在打仗,哪有什么科举给你参加。便是鞑子的科举,会许你个汉人去考?你若真生在那个时候,我看这会儿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逃难躲鞑子呢!”
她提到那几个国号时,正在柜台后拨弄算盘珠的三姐那手忽地一停,抬眸飞快看了雷寅双一眼,冲她喝道:“看来你闲着呢!有那功夫跟人磨牙,不如过来学着怎么算清你这糊涂账!”
雷寅双一窒,立时摆出一张讨好的笑脸,冲三姐迎了过去,扒着那柜台道:“就是这账记得糊涂,我才算不过来的。”
“那你不会记得清楚明白些?”三姐又白她一眼。
雷寅双立时喊冤道:“哪里是我记得不清楚,不清楚的都是胖叔记的……哎呦!”
她话音未落,就叫正好买菜回来的胖叔在她脑勺后面敲了一记,怒道:“明明记账是你的事儿,你求我帮你,我才免为其难帮你记上两笔的,这会儿你倒嫌我记得不好了?!赶明儿你还是自个儿记吧!”
雷寅双再没想到叫胖叔抓了个现行,便回头冲胖叔皱着鼻子又是一阵讨好的笑。她正想着要怎么忽悠胖叔,忽然看到板牙nǎinǎi提着那个白sè陶罐,拄着根拐杖艰难地迈过客栈那高高的门槛,便忙丢开胖叔迎了过去,一边叫道:“nǎinǎi怎么来了?有什么事也该叫我过去才是。”
板牙nǎinǎi将那罐子递给她,摇头道:“整天坐在家里也无聊,趁着把罐子还你的当儿,我也上街来逛逛。”说着,抬头看看站在柜台边的胖叔和三姐,道:“都在呢。”又一拉雷寅双的胳膊,“我有话问你。”
“哎。”雷寅双应着,搀扶着已年过七旬的板牙nǎinǎi穿过柜台,来到后面的账房,一边回头招呼了一声:“大牛,倒杯茶来。”一边问着板牙nǎinǎi,“nǎinǎi可是找我有事?”
“正是要问你呢。”板牙nǎinǎi拉着雷寅双在桌边坐了,问着她道:“健哥儿走了多久了?”
“得一个月了吧。”雷寅双道。
“那怎么到现在还没回来?”板牙nǎinǎi问。
雷寅双笑道:“科举过后还要等放榜,本文首发晋-江文学城,若中了还有殿试,我算着,不到四月底怕是回不来呢。”
板牙nǎinǎi沉默了一下,叹了口气,拍着雷寅双的膝盖道:“也就你爹和你花姨心大,健哥儿赶考,他俩不说留下来照应你,倒带着小石头送你娘回乡了。”
雷寅双笑道:“这原是我娘的遗愿。这都十来年了,总因路远没能叫我娘落叶归根。如今正好赶上有顺路的船,多难得的事儿。不然那么远,又只有我爹和花姨两个,加上小石头,我还不放心他们呢。再说了,我都这么大的人了,镇上又有你们大家伙儿照应着我,他们能有什么不放心的。”
板牙nǎinǎi又拍了拍她的膝盖。
雷寅双便问道:“nǎinǎi找我什么事儿?”
“对了,”板牙nǎinǎi道,“这一打岔,险些忘了。这人一老吧,就老爱琢磨一些有的没的。我想着健哥儿这一去赶考,不会不回来了吧?那戏文里的蔡伯喈、陈世美,可都是高中之后变心的。不是我说你,你这孩子从小就大咧咧的,这事儿你自个儿可得上着点心。等到四月底若是看不到他回来,你可千万记得上京城去找他,可别像戏文里的赵五娘和秦香莲那样,傻傻地在家等了那么多年才想起来上京城去找人。等到那时候,什么生米都做成熟饭了!nǎinǎi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如从前了,因今儿突然想到,怕到时候忘了,所以才来跟你说一声儿的。你可千万自个儿记在心里,到时候就依着nǎinǎi的主意去做,知道吗?”又道,“那小兔崽子要真敢变心,看咱鸭脚巷的老少爷们哪个肯饶他!”
“nǎinǎi……”
雷寅双看着板牙nǎinǎi一阵哭笑不得。当年她之所以会跑到河边去捡回来一个什么捞什子世子,就是因为板牙nǎinǎi听说她爹和花姨的事后,跟她说什么“小白菜”的故事,才叫她异想天开地想要给她爹捡一个现成儿子回来。没想到,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板牙nǎinǎi这听风就是雨的禀性竟一点都没变。
“nǎinǎi,放心吧,健哥不是那样的人。”她安慰着老人家道,“他要是真变心了,那我就依着nǎinǎi的主意,打上京城去。先把他打个半死,然后再休了他,踹了他,回头我就重新招个小女婿,照样快快活活的过日子。nǎinǎi放心吧,我再不会让自己吃亏的!”
她的胡说八道,逗得板牙nǎinǎi也是一阵哭笑不得,捶着她的膝盖笑骂道:“这孩子,胡说什么呢!”
二人正笑着,账房门口垂着的门帘一动,一个身影托着个茶盘,一瘸一拐地进了账房里。
雷寅双赶紧站起来,伸手接过小兔手里的茶盘,问着他:“怎么是你?大牛呢?”
小兔道:“楼上客人叫茶水。”
那低沉的声线,震得雷寅双到底没忍住,伸手搔了搔耳垂。
板牙nǎinǎi则眯着个眼,把小兔一阵上下打量,回头问着雷寅双,:“双双啊,这是谁家的孩子?我怎么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