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朝司徒,堂堂三公,年近六旬的王允,在家中卧室,行了五体投地跪拜大礼!
谁能想到?
谁又敢去想?
要知道,在王允这个年纪岁数,行此大礼,哪怕对象是一国天子,都实乃有些过了。
但是这个老人,却依旧如此做了,毫不犹豫的当着一个太监的面,给面前的稚童,跪下了。
难以自抑!
他实在是太激动了!
正如曹操在《龟虽寿》中所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如今的王允虽然已是老朽之身,但是刘协的亲自前来召见,却好像黑暗中的一盏灯火,瞬间就激了这位老人那所剩无几的激情。
“王司徒”
同样激动不已的,还有刘协!
看着眼前跪下的老人,他的内心亦是触动不已。
眼前的老人,与他的关系,太深了
自王允担任司徒起,可谓是受命于危难之秋。
自他登基以来,外戚、宦官斗争仍在继续,风起云涌,如火如荼,各地割据豪强也趁机发难,借讨董卓为名,纷纷问鼎中央政权,整个东汉政权危机四伏,动荡不安。
面对如此国将不国的尴尬局势,正是王允毅然承担起恢复和革新东汉政权和社会的重任,没有丝毫退缩和畏惧。
朝堂之上,汉室的尊严底线,亦是这个老人,苦苦的坚守着,如同护崽的母鸡,不让任何人践踏。
刘协他的心里也清楚,现在政局混乱,正是需要如王允这样的元老,一旁辅助。
所以,他来了。
赶忙上前将将老人扶起,于案前同坐。
随即刘协看了身后的仆从太监李英一眼,太监李英顿时心领神会的起身关上房门。
目光炯炯,刘协看着王允,轻语道,“司徒,朕问你一事,你可要如实回答。”
“陛下且说!”
刘协停顿了一下凝声问道:“太师安在?”
“太师尚在后宫,未曾离去。”王允虽然不明白,刘协为什么要问董卓的位置,但这也不是什么要紧的问题,所以叹息一声,如实答道。
后宫可恶的家伙!
刘协这时没了声响,好半天才斟酌道:“王司徒与他人私下谋划的大事,难道就不打算告诉我么?”
王允悚然一惊,下意识的反驳道:“何出此言!”
他确实是在密谋着一件惊天的大事--刺杀董卓,趁着诏群臣入殿庆贺的时候刺杀董卓。
事关紧要,多拖一天就会多一分变数,所以王允才会表现的慎之又慎,甚至有些草木皆兵。
刘协挪了挪身子,压低了声音,小的只有君臣两个人听见:“董卓将行宴会,王司徒忠贞为国,难道就不该做些什么吗?”
这话简直如炸雷轰鸣,响彻耳边,王允大惊失色,下意识的转头看向刘协。
只见刘协年轻稚嫩的脸上,出现的是罕有的沉着,像是胸有成竹,像是洞察一切。
“这”没等王允开口,刘协便出声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