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丘吉尔的立场,当然是恨不得中国和日本同归于尽才好。炮和轻榴弹炮。</p>
全部相加的话数量已然超过了五百门,这个数量即便是拉到欧洲战场上去也是相当惊人的了。与之相比,日本的炮兵数量明显要少的多。</p>
不过…</p>
“我们的炮兵大多都是刚刚开始训练的。和日本人的相比恐怕有较大的差距…”</p>
指挥部内,蒋百里有些无奈的道。</p>
这次集中在山东的部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各地抽调的,那些部队本来都是地方部队,过去拥有的火炮数量很少,那些军阀也不可能拨足了炮弹供炮兵训练,所以这些部队的炮兵质量十分堪忧。在接受国社政府的整编之后虽然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进,但毕竟不可能这么快就有长足的进步,所以就某种程度上讲,他们还处于一种较为初级的阶段。</p>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时间太紧了…”蔡锷到没怎么在意。“不管怎么说,至少在装备上我们还是占优势的,即便士兵的质量差了一些,打一场势均力敌的炮战还是没问题的…”</p>
这次日本人为了能顺利拿下青岛要塞,甚至弄来了不少口径的重榴弹炮,其他火炮数量也不算少。虽然在数量和质量上肯定没法和国社军相比,但也不会差的太远,尤其是明治四十五年式重榴弹炮,就性能而言还是很不错的。</p>
(历史上的918事变似乎也是这东西先开的第一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