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伏的计划会这么成功,除了乌里雅苏台的驻军和库伦的骑兵团外,藏在补给队伍里的几挺马克沁重机枪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1911手枪100,配套子弹十万发…”</p>
“另外麦德森轻机枪与马克沁重机枪的日产量同样可以达到10挺左右,至于各种口径的火炮,由于目前的数据太少,所以暂时还无法得出结果…”</p>
“不过这些都只是目前的结果而已,事实上随着工人熟练度的提高,这些产能都是可以扩大的,就如步枪产量,工厂的理论产能是1000杆,如果能够达到这个数据的话,那么每年就可以生产近四十万杆步枪,可以装备三十多个师,完全足够我们使用,所以暂时还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p>
三十多个师…</p>
当年清廷到是想过每个省都弄一个镇的新军,嗯,有的比较富裕的是两个镇,比如说湖北那边就是两个镇的编制,只不过最后只弄了一个镇外加一个协,武昌起义就跟着爆发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一个镇外加一个协的兵力,才使得湖北成为当时仅次于北洋的势力…</p>
总的来说,就如黄浩所说的那样,如果真的能达到理论上的数据,那么至少对这时的安徽军政府来说绝对是够了的。毕竟现在的安徽军政府也只有九个师,十万多人而已…</p>
何况这些国社军的士兵,怎么也不可能达到每年损耗十万多杆步枪的地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