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受自己是一个小人物的现实,并且毫无雄心,也毫无底气去拼一个未来,他只能够利用身边一切的机会,为女儿付出自己能付出的那一份真心。
杨严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喜欢这个故事。
他看到了小人物的悲哀,但他更加在意的是那一点在心酸之后的平安喜乐。
“我觉得主角陈桂林,他其实是一个特别豁达的人,也不能说豁达,就是特别乐天派特别看的开,就像是咱们定下的整一部电影的基调一样,都是属于那种有点冷幽默的感觉。他其实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能做到什么,能付出什么。”
秦海露与杨严对坐,皱着眉听着杨严说话,心里全是不认同:“我觉得主角是一个虽然已到中年,但是依然青春热血的人。”
她慢慢道:“咱们看一看这个故事,它讲的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东北一个工业城市。原钢厂工人陈桂林下岗后,为了维持生计,组建了一支婚丧乐队,终日奔波在婚丧嫁娶、店铺开业的营生之中。他的妻子小菊却不堪生活重负,移情别恋,跟了一个有钱的商人。之后,小菊光鲜回归,要求与丈夫陈桂林离婚,并且要求独生女陈小元的抚养权。谁能给女儿一架钢琴成了争夺抚养权的关键所在。这一抉择就摆在主角的眼前,如果按照你的说法,主角完全可以放弃争取女儿的抚养权,因为他完全做不到,你想想看,就算是把女儿的抚养权抢来了,他又怎么能够养活女儿呢?”
杨严知道主角做的选择是拼尽全力去争取。
但是,他觉得主角一直都特别明白自己是在做无望的挣扎。
主角为了争取女儿的抚养权和女友淑娴以及当年钢厂的好哥们夜入学校偷钢琴,然而却又被人发现被抓。
当所有的办法都失败后,主角偶然翻到一本关于钢琴的俄国文献,于是叫上伙伴们在早已破败的厂房中开始了手工制造钢琴的征途,最后在退役小偷,全职混混,江湖大哥,猪肉王子一群落魄兄弟的帮助下,他们造出一部“钢”的琴。
“我知道你的意思是觉得一群男人帮助主角制作一架钢的琴,是在为尊严而战,是很青春热血的。但是事实上,结局是什么呢?结局是琴造出来了,但是抚养权还是没有争取到。他们在造琴的时候其实就很明白,就算钢琴造成了,也不能改变任何的现实。”
秦海露不大能够明白杨严的逻辑,“但事实上,这一段确实是很热血,去做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难道不是对整部电影的升华吗?”
“我觉得照你这样说的话,算不算是一种强行热血呢?在钢的琴造出来的那一刻,如果主角是那种热血的心态的话,和整部电影的基调,其实很不搭。我认为主角从头到尾都是理智且冷静的,狂欢都是别人的,冷冰冰的现实才是他的。”
杨严觉得自己现在的思想得到了无限的升华,简直才思泉涌了,他接着道:
“认真到极点就是黑色幽默,把最凄惨的生活嬉笑着来过,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电影其实应该有一种卓别林式的悲壮。陈桂林陪女儿小元弹奏纸板钢琴,并与女儿一起假装听到乐曲,父亲脸上保持从容微笑,但谁都知道他心里流血。主角比谁都明白现实的残酷,但他坦然接受了。”
秦海路觉得杨严说得有点道理,但是吧,又很想反驳他,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她转头看向了在一边喝着功夫茶的导演兼编剧,“你说说看,我和杨严谁的理解是比较正确的?”
导演王猛瞬间呛了一下,这年头,吃个瓜都不消停。
王猛看一眼秦海露,见她眉头紧锁一脸较真,觉得这位他可惹不起,又去看杨严,这位也神情认真地看着他……据说,杨严也要投资这部电影?
嗯,两尊大佛。
他这个小导演只能和稀泥,道:“我觉得咱们现在的讨论不就是在进行创作吗?创作嘛,就是需要进行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把咱们大家的思想都融合起来,才能够做出好作品,不过最终怎么样还是看咱们演出来的效果。有的时候作品就是这样,你演出来了之后才能看出来哪里不对劲,才能够做得更好。”
杨严和秦海露对视一眼,都认可了王猛的说法。
并且,他们两个在激烈的争论之后,反倒有了一些惺惺相惜的感觉。
杨严觉得自己是来对了。
他上一次有一种参与创作一个项目的感觉还是他第一次做主演的时候。
《我的青春谁做主》剧组中,王宝纲导演真的给予了他很大的信任,在拍摄的过程中,自己总是会提出一些自己的小想法,王宝纲也都会认真的考虑。
事实上,他当时这种随意提出自己想法的行为并不是很懂得分寸,但是因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当主演,然后又是王宝纲这样比较熟悉的导演,他说得就有点多。
后期他参与的都是一些大导演执导的项目,也就没有太多的机会可以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
而且就算说出来了,人家也不会当回事儿。
这次是不一样的。
《钢的琴》这部电影完全可以由他随意的创作,当然,也不能够乱来,秦海露不会答应的。
但是只要他的想法得到了秦海露和导演的认可,那么,就有创作的余地。
想想就兴奋!
“我觉得这一次咱们的交谈还是很有效的。”
秦海露对杨严道:“虽然在这部电影上咱们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但是咱们的终极目的都是一样的,希望可以给观众呈现出一个好的作品。”
“嗯。”杨严点了点头,接过王猛导演递过来的一杯茶,心中一定,这件事情应该是妥了,不过他要怎么跟胡轶韬说呢?
秦海露和杨严交谈之后,瞬间就完全放下了她之前的那个担心。
原本,杨严联系她说想要参与《钢的琴》这个项目时,她本能地就十分的反感。
因为最近杨严很火,她很怕杨严是想要利用《钢的琴》这个项目提升自己的格调……
也不能怪她这么想,一位年轻的流量演员,在正火的时候联系他们这样一个小项目,让她很难不多想。
而且《钢的琴》的主角不仅是一位父亲,而且是一位人到中年生活窘迫的父亲。
年纪可以靠后期的妆容修饰出来,但是主角这个岁数以及他所经历的一切磨难从而沉淀在眼底的沧桑,是一个20几岁的年轻人很难演出来的。
她对杨严的演技,不能说存在质疑吧,更多的是觉得杨严作为一个没什么社会经历的年轻人,他的思想境界达不到这个程度。
秦海露觉得杨严恐怕不能够完全的理解这个人物的思想。
这才是她最大的担心。
有的时候演技是不能够弥补一切的,演员的职业技能中有一项比演技更为重要,那就是共情。
演员的共情能力才是决定他能不能够把一个角色诠释的淋漓尽致的关键所在。
秦海露和杨严交谈之后,就觉得对方是一个很有自己思想的人,有的时候经历过什么不重要,更加重要的是,能不能够做到反思。
有些人就算是经历了大风大浪,还是如白纸一般的浅薄。
而有些人仅仅是从别人的经历上就能够得到一些自己的感悟,并且能够善用这些体悟过好自己的人生。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