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立刻给刘亦茜发了信息,问她那天有没有空。
刘亦茜这几天一直就等着杨严约她呢,所以很快就回复了,说那天可以空出来。
杨严收到刘亦茜的回复,转头就和沈佳敲定好了时间,看到刘亦茜又发短信过来询问他那天要去哪,杨严就只发笑脸过去,什么也不说。
【︿︿】
【你什么意思?】
【~】
【你不告诉我,我怎么做准备?比如说我那天得穿什么衣服,你总得跟我说吧!】
【】
【你……你行!】
杨严就“哈哈哈”地笑,把手机收起来,拿了剧本看拍摄的下一场戏。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这部电视剧也已经拍摄一段时日了,其中拍摄的大部分剧情都还是主角们在法兰西的日常生活,没什么冲突的部分,所以拍摄的特别快。
但是今天这场戏有点不同。
今天的剧情是主角今天第一次来到法国,与友人同游夜巴黎。
他站在埃菲尔铁塔之下,环顾四周繁华夜景,仰望铁塔之高俊挺拔,忽然心中生出无限的豪望,立誓要为中华的崛起而奋斗终生。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话不仅仅是他的宏愿,也是所有当代读书人心底最热切的期望。
也是怀着这样的心情,他们才能够让自己的热血沉淀为骨子里的的坚韧不拔,在异国他乡流浪而非liuwang,因为他们的心中始终盘桓着希望。
杨严穿着白色风衣,里边是枣红色的西装马甲以及纯白衬衣,卡其色围巾、酒红色领带,剪裁贴身的西装裤、黑色牛津皮鞋,头发往后梳拢、严谨利落,端得是一个风度翩翩。
他的打扮在那个年代无疑是时髦的,看起来就像一位封/建家庭里金尊玉贵的大少爷。
而他确实也是官宦家庭出身,原本是应该不愁吃喝、没有生活上的诘难,也可以尽情地追求理想。
但其实不然。
他的家庭情况在祖父去世后,每况愈下,母亲也因操劳过度成疾无法治愈。
祖父生前不事生产,不买地,只有房产,所以到了父辈,他的家庭就中衰了。
叔父当师爷,父亲当文书,进益不够维持生活。封建家庭又素来好面子,摆空场面,宁可债台高筑,不肯丢掉面子。
因此,他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
父亲常外出,他十岁、十一岁即开始当家,照管家里柴米油盐,外出应酬……很是锻炼了一番。
自他十五岁起,进入南开中学,学费一半由叔父及父亲供给,另一半全靠他努力读书获得的奖学金支撑。
中学毕业之后,他便再没有用过家里一分钱。
他在去法之前,已与国内报纸签订了合同,给它做特约通讯员,所以打算在法国一面读书、一面写文章。
这样才能更加专注于学习,以免因为打工而荒废了学。
他从小都是爱读书的,有家庭环境的原因,有学校、社会的影响,也有他自己的喜爱以及发现读书对他而言实在是利大于弊。
读书能够帮助他的生活、给他体面,同时也能够帮助他实现理想,这一点是他一生都坚信着的。11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