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300,创建于2011114目录 var cproid u666730;
360300,创建于2011114目录 var cproid u666730;
ps:恭祝大家新年安康,顺心如意!
由于仓储库存相对集中,且账目清楚。请记住
再加上之前已带着陈丁看过一遍,故而跟着程维一起只是略略过目。
赶紧带着陈丁赶回李煊那祖宗的独门小院,着手处理那群小姑娘的事。
这是一个只有三间房的雅致小院子。
三房一字座北朝南排开,中间既是书房又是客厅,两边各是一间铺着羊毛毡的卧室。
还好不是原时代那蜗居式小开间,西面那间放着十六套被褥,勉强还可以。
东面这间,除了那张胡床,还摆着两套被褥。
真像“斗法”时,李煊留恋的那样。
这浪荡家伙才小小年纪,就坏到吃着碗里瞧着锅里地步!
小小没落宗室便如此,也难怪煌煌大唐,竟会沦落为荒唐、残唐。
看到“公子”回来,十六个小姑娘从屋内依次走向客厅,娇羞地两分两边站着。
“嘿,李煊这小祖宗,还真是地道大唐审美观!”
看看这些年纪不大,却个个体态丰腴的小女子,李卓远一阵腹诽。
左六右十地分列的女子们,哪知“公子”已换人。
均已为苏醒了的公子,如此这般打量大家,又是准备挑选某些个陪侍了。
那六个已经懂人事的女子,明显放得开。
辣的眼神迎着李卓远的视线,饱含期待与热切。
显然陈丁没有记差,果真是李煊这小祖宗采过的花儿。
别看李卓远是什么“富二代”、“官三代”,这样的情形还真是头一遭。
别说那六个,就是右边那些不时地含羞瞟几眼的,都有一种慌乱感压过来。们的
顺水推舟悉数留下,那是万万不可的!
别说自己没有这个心思,就单凭必须取信贺宁、程维二人这点,都该大幅度地裁减。
绕这么个大弯子,设下这么个套子,并非李卓远婆婆妈妈,更不是他不厚道!
粮二千石、钱五六千贯的年收入,比起此时朝廷大员的俸禄来说,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别去跟人家比灰黑色收入,那是无底洞。
但这收益,来得不易!
虽说此时渭河上游植被还是丰茂的,水量也远比原来时代大得多。
诗圣杜甫,尚能蓝田山中乘船,吟诗感慨不是
但是通航条件十分恶劣,大概跟那些玩激流险滩漂游有得比吧!
李家堡子前边的三千多亩田地,每年春秋两季共能产粮五千余石。
三百石无偿交给卢都氏,算作地租税赋,九百余石作为堡民口粮。
而要用一千六七百石的产出,充作航船耗用。
首批船工四十余人,是贺总管托人远赴西川请来的,到现在还在走船的只剩二人。
其余的不是行船中事故死去,就是拿上优渥的报酬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些年来换了几波船工,大概贺总管自己都不记得了。
他不愿意去记,怕回忆一开始那两年几乎令他放弃的苦痛经历。
幸好船工门摸透了河道情况,针对性地积累了丰富的控船经验。
已经三四年时间,没有出现船毁人亡、货物沉底的灾祸了。
也是啊!要是航运那么便利,还容得李、程两家独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