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于采蓝并没有直接回答夏洁的问题,反而拿起一双回力鞋,这是她给于采微买的,上高中总得有一双像样的运动鞋。
她拿着这鞋问夏洁:“三婶,你知道这双鞋在集上卖多少钱吗?”
夏洁还没回答呢,于采微倒是说话了,她早就想有一双回力鞋了,当然知道价格。
“25块钱差不多吧。”于采微平时只是敢想想,跟于亚光一样不敢提。
“嗯,差不多,得二十块钱往上。”夏洁见别人家孩子有穿的,问了价她就没下文了。
“这鞋批发的话最多就十几块钱。我这双因为是单买的,在批发市场花了18。如果多的话会很便宜。”
“差这么多啊!”夏洁他们都没出过远门,不清楚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
于采蓝说着拿出一张纸,这是她记录的各种日用品的批发价和零售价。因为夏洁认字不是很全,她便让于采微给夏洁和于运来读一读。
等到于采微读完了,于运来和夏洁都觉得批发价和零售价差得太多了。夏洁想起于采蓝之前的提议,也是心动了。
可是没有多余的房子,货品摆在哪儿卖呢?
于采蓝见火候差不多了,便说道:“三叔三婶,现在你们觉得,咱们家开个杂货店怎么样?刚开始可以规模小一些,慢慢再扩大规模。”
于运来他们这么多年都习惯从供销社买东西,要做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这些老辈人还是缺乏勇气的,虽然很心动,可是政策上他们不放心。而且没有房子没有本钱拿什么开店?
于运来见于采蓝这么用心给他们家打算,便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于采蓝笑着拍拍夏洁肩膀,说道:“你们放心吧,政策不会变的,至于房子和钱不用担心,我不是有钱吗?再不够可以借点。”
“这,这怎么行呢?”于运来马上否决。
“你们先听我说说,再说行不行。”于采蓝知道,想要说服他们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国人做事容易随大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是谁都能做的,何况于运来两夫妻这样老实了半辈子的农民。
可只有让他们把日子过好了,于采蓝才能放心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政策不会变的,你们放心好了。至于房子,你家这地方就挺好的,我看就在院子前边盖一排房子就行,当然现在钱少,可以先盖一半,等条件好一些了,再把房子接长些。我现在手里有四千多,建材价格我不太清楚,不过就算差也不会差多少。盖完房子简单收拾下,上点货就可以卖了。亚飞以后就住在那儿,不用再住仓房。”
于采蓝一口气把自己的打算说完,然后静静地看着他们。
夏洁听完,她也很想开店,可是这要把于采蓝的钱都用掉,她怎么能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