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正清不禁道:“怎么叫这个名儿?”
三娘:“偷得浮生半日闲,书斋之于我就是偷懒的地儿,起这个名儿不是正好。”虽说贾似道是个大大的贪官,但品味三娘一直很是认同。
韩正清嗤一声笑了:“也只有你这丫头会给书斋起这样的名儿,不过却也颇雅。”说着执笔写了下来。
三娘拿起来瞧了瞧满意的道:“师兄这字写得真好。”
韩正清:“哦,那皎皎说说怎么好了?”
三娘:“端方俊秀正如师兄。”
三娘在县衙消磨了大半天方告辞,她一走韩忠道:“这砚台可真是件儿难得的好物件儿,难为她从哪儿淘换来的,想是知道少爷喜欢葛家村那片荷塘,这丫头倒是有心,还有杏花楼苏家的麦子,她说明儿就叫人拉过来,去年这丫头提起要包下青州两万亩地种麦子的时候,我还替她捏了把汗呢,这要是赶上个旱涝灾害没了收成,常记的老本都赔进去了,谁能想到这一年的功夫,麦价儿翻了十倍,就这儿还抢不上呢,就凭这两万亩的麦子,常记便成了青州的大商号,就算葛家是乡屯人家,谁敢小看。”
韩正清:“葛家搬新宅是大事儿,别忘了备份礼送过去。”
韩忠:“这个哪用少爷吩咐,早备下了,过几天就送过去。”
再说三娘这儿,自打从定州回来就没拾闲儿,作坊上有石头倒是用不着她,可家里却忙,忙着收拾东西搬家,有道是破家值万贯,别看以前葛家穷,这一收拾也收拾出不少东西,尤其三娘的东西最多,光书就收拾了一大箱子,大都是从师兄哪儿拿过来的,还有摆件儿,瓷器衣裳……装了三个箱子,叫伙计抬了过去,还有先生的东西,主要是书,那些书都是先生的宝贝,交给别人先生不放心,只能三娘跟四宝收拾了。
这一忙活日子就过得快,因小舅跟蕙兰姐的好日子是八月初八,故此常氏叫人在七月里挑了个黄道吉日,就算正式搬家了。在乡下搬家是大事,不禁要挑黄道吉日,还得敲锣打鼓放鞭炮,简直跟过年差不多。
三娘捂着耳朵跟大姐二姐站在一处,抬头瞧新宅的门楼子,两边挂的灯笼上大大的葛字,忽然感慨万千,想起自己刚穿过来的时候,虽不至于三餐不继却也是家徒四壁,终于经过两年的努力,葛家这算正式脱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