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商除了帮内务府采购,其实也有帮内务府赚钱的责任,比如说广州的十三行,都是洋人的玩意也有他们专营的,所得的款项都是万岁爷的私房钱,自然气硬一点的。
九阿哥呵呵地笑着,自然明白这些虽然是包衣出身,可是这包衣跟前些日子跪在自己脚下的包衣是不同的。“爷懂什么,不过是皇阿玛现在看不得也这么清省罢了。爷管上内务府时,倒是一些人来投门子,都看上这块大饼了。虽说爷定不会答应,各位手里的进项是皇阿玛的恩典,我这个做儿子的当然不能做那虎口夺食的事儿,您各位说对不?”
从刚刚的自称老九,到现在自称为爷了,下面坐着的有三品顶戴的皇商们突然觉得身上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手在袖子里攥得更紧了,感觉他们想全身而退可能性不大了。可是本着敌不动,我不动的商业潜规则,他们打了一个哈哈,但就是不松口。
九阿哥有点烦了,这些人还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了。于是说道:“有些人给爷出了个主意,说之前划得太粗了,你们几位也太辛苦了,不如再细分一下,然后多放些人出来干,只怕能分担一下老几位们的负担,当时爷就说了,这是什么话?这不还是夺了老几位的食吗?结果他们说,都知道老几位是皇上的忠臣,是最忠心不过的,可是外头传言又对各位很是不利,若是大家能做出表率,证明自己是忠臣,皇阿玛没有信错,就得拿出诚意不是把差事细分了,签字收回内务府,老几位跟他们站在一块谁提出的法子好,价钱公道,谁把差事标回去,几位都是老人了。自然比他们更有法子,他们拼了对皇上的忠心,陪着几位做出好戏以堵天下人之口。爷一想啊,这法子好啊。还新鲜,多好玩。您几位就当陪着他们玩玩,当时带带新人了,已经跟皇阿玛去了折子,想是这两天就能批下来。各位放心。就算是真有什么意外的,皇阿玛那儿还有保底的几样,自然还是交给老几位的,皇阿玛一向对老几位亲厚,总不会赶尽杀绝的。”
九阿哥笑得很灿烂,而下面坐着的几位连擦汗的力气都没有了。他一句话,虽然没有夺去他们皇商的资格,可是九阿哥笑眯眯地把所有的签子收回内务府,他们没有签子,就是白身一枚了。不能买卖。还算是什么皇商?说什么不会全夺了去,会有保底的几样,他们家大业大,每天睁开眼就是钱,保底的银子够干什么?而且万岁爷避开了,想来就已经同意了,所以要么老实的跟那些商人们争签子,要么从此退出。
九阿哥还笑着请他们吃了饭,特意一人一个鸡蛋,然后十分亲切地说道:“十两银子一个。皇阿玛都舍不得多吃,今儿特意让人做了赏给几位叔叔伯伯,以示荣宠。”
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压下了,老几位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的家。但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儿子们全招了来,关上门,收紧门户,差事没了。
第二天,老几位同时上了请辞的折子,无一不是以年老体弱为由。连儿子的乞恩折都没上,直接全部退出了。他们请辞的折子随着其他军国要务一起快马送到御前。康熙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都是跟着他从小过来的老人,小时候一起玩,自己悲伤时,也是他们长久的陪伴。而在鳌拜当权时,也是他们坚定不移的站在自己的身后。不过看看九阿哥的折子,他却阵痛得厉害,折子上最后一句说道:“现在老人们全身而退,至少全了君臣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