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日,康熙头戴镶有貂皮的头盔,豹尾饰甲,宽大的披肩下穿一身明黄江绸面肷袍,腰束金镶红蓝宝石线纽带。墨漆般的八字眉下星目闪烁,显得十分精神。他佩带胯刀和弓箭,骑马绕场一周,在震耳欲聋的高呼声中,康熙庄严地举手向四周致意,回来下马,亲自弯射,十矢十中。众蒙古王公贵族观射后,震惊地感叹称:“神武也!”随后阅兵。受检阅的部队,按八旗序列,有骑兵、步兵、炮兵等,据统计,约10000名骑兵和1200名步兵,排列长约10里。步兵和炮兵在行列中间,骑兵分列两翼。康熙乘马由中间通过检阅部队,然后登上一座小山包。在这里安设御帐,四周侍卫林立。康熙命喀尔喀王公来到帐前站列于右,八旗大臣、都统站列于左,演习随即开始。响亮的号角吹响后,将士们齐唱《佑平章》:壮军容,威四方。凛戈矛,森甲仗。剖文犀,七属烂如银;带鲛函,璀璨难名状。这的是,金城保障!湛卢紫电,承影含光,毫曹似水,素质如霜,更有熊虎勇贲,龙城飞将,气盖贯斗牛,刁斗传千帐。九合既成,二弓交汇,清吹三唱,踊跃军心壮!接着是步兵列队前进,角鸣声停,行进也停,如此反复,三进三停。突然号角声大作,所有骑兵,大呼前进,万马奔腾,声动山谷。随之,汉军火器营,枪炮齐射,声震大地。演习部队奔驰到康熙所在地的附近,戛然而止,整好队形。演习完毕,喀尔喀王公对于强大军容、庄严军威、严肃军纪、新式军械,感到惊异。炮兵又进行了出色的打靶表演。土谢图汗等悚惧失态,几乎躲避。身处阅兵队伍的齐世看着喀尔喀人为之震惊,为之慑服的情景,也不得不被康熙的手段点赞啊!
这还没完,初五日,康熙敕建汇宗寺。而汇宗,有如江河之归于大海之意,就是江河入海、万川归一的意思。同时康熙还巡视了喀尔喀营地,对穷困者赏以银币,对喀尔喀贵族赏给大批牛羊。而汇宗寺后来成为居住在内蒙喀尔喀人朝拜的宗教中心,这就是后话了。
初六日,康熙要回銮的时候再一次单独会见哲布尊丹巴、土谢图汗,并赏赐御用帐幕和金盘、瓷碗等物。康熙的一系列举动,回銮时,喀尔喀王公贵族列队跪送康熙车驾回京。
回京后,齐世回想起康熙在这次多伦会盟中展示出的雄才大略,仅六天时间他通过请罪、众议、赦免、赐宴、封赏、大阅、建寺、编旗等等,平息了喀尔喀各部的积怨与纷争;推行了编旗、封爵和律法,稳定喀尔喀蒙古的秩序,使喀尔喀各部“感怀帝德,咸倾心臣服,愿列藩属”。而面对一个在六岁稚龄就登基当皇帝,十五岁庙谟独运,智摘鳌拜;十九岁力排众议决意撤藩;三十二岁收复台湾……这次的会盟让齐世近距离的感受到他的雄才大略,在历史书上记载下的史实就在自己身边发生,一种敬畏感油然而生。而如今的康熙正值壮年,想想高士奇临别时的话和想到再过几年那帮皇子们都出来打酱油的打酱油,闹事儿的闹事儿,那时又如何那纷繁复杂的环境下求生存啊?翻来覆去的想着,齐世感觉真是一个难字都无法形容自己的纠结与抑郁的了。不过齐世看着自己的女儿哈季兰,可爱活泼有了小男子汉模样的额鲁里和乖巧文静的齐布琛,感觉日子会照样一日一日地继续过下去,生活会越来越有滋有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