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天权王上刚要下令拔营回国,就有侍卫来报,“王上,瑶光国主有要事求见。”
天权王上沉默了一下,说道:“有请。”
瑶光国主本人亲自带着手中端着木匣、卷轴的方夜走进了王帐,身后还跟着乔夫打扮的一人。
慕容离指着方夜端着的木匣说道:“王上,这便是我派往天权的使臣,此人办事冷静谨慎,绝不会刺杀王上;阿离绝非莽撞之人,又怎会出此下策刺杀王上?方夜已经调查清楚,在使团前往天权的路上遇到伏兵,被尽数斩杀,有山中乔夫亲眼所见。”
瑶光国主亲自接过方夜手里的画像呈上,并将画像展开。只见画像中人方头大耳,并非自己当日所见之人,又扫了一眼被方夜亲手打开的匣子。
天权王上说道:“本王所见并非此人。”
慕容离又说道:“这是目击使团被劫杀的人证之一名叫刘三,还是由他来向王上陈述当日生之事。”
刘三跪在地上,颤微微的将那日砍柴回家的路上所遇到的血腥一幕全都一一道来。
刘三最后道:“当日还有一个邻居陈二也和我一同见到这一幕,只是那日受到惊吓回到家中便一病不起,现在还在家中养着不敢出门。”
天权王上怒道:“是何人如此大胆,竟然敢公然挑拨瑶光和天权两国百年盟约,本王定会彻查此事,绝不姑息。”
他又望了慕容离一眼,惭愧的道:“看来真的是本王误会了瑶光国主,还请国主见谅。”
慕容离道:“既然误会已经查清,就请王上早日搬师还朝吧,还请王上派出可靠的接收官员由方夜一同前往帮助天权接收开阳。”
天权王上虽然心中不舍慕容离的离去,但还是强自镇定道:“也好,瑶光国主请回,本王就不送了。”
慕容离怅然离去,心底也算松了一口气。
慕容离和天权的这位王上两个人心里都明白,树欲静而风不止的道理。
铲除了仲堃仪还会有其它不甘心的人挑拨中垣版图这仅剩下的两国关系,而那位叫左奕的郡主既然能借受降之机,以六壬残卷和神剑来设计挑拨起天权王上对自己的疑心,就足以证明左奕不会是一位安于现状只求保命之人。
当初留着左奕这位郡主也不过是为了让他能够在天权与仲堃仪制衡,可现在看来他似乎有与足智多谋的仲堃仪,合作之势,自己需要早做防备方好。
而此时的开阳郡主却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喷嚏。
左奕正在王府内与乾元对弈。
乾元道:“郡主故意不让天权顺利接收,助仲先生挑拨天权与瑶光两国的关系,现天权王上已带兵亲自前往瑶光,也不知这仗打得起来否?”
左奕得意的一笑道:“只怕是已经容不得慕容离和天权王上不打了。”
乾元走了一步棋,望着左奕道:“我见那慕容离是个极其聪慧之人,而执明又与他私交甚好,只怕此次未必能如郡主和仲先生所愿了。
左奕淡笑道:“好戏还在后面,只怕两人的心中已经少不了对彼此的猜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