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龟咯!新鲜的小乌龟……”武昌城端门古楼集市上的小商贩一大早便吆喝起来,叫卖声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贾老五,你这乌龟从哪弄来的啊?”龟贩旁边的一位菜贩好奇地问道。
“昨天夜里在江边捞的呗……”这个被称作贾老五的龟贩子解释说,“你不知道,晚上很多乌龟会爬到岸上来。不过想要抓到它们可要点本事咯。别看他们爬得慢,灵性倒挺高,老远有人靠近的时候就爬回江里去,那个时候想钓或者捞都难。”
“老五,这只小白乌龟怎么卖?”一位赶早买菜的老妇人现贩子篮筐里居然有只颜色与众不同的乌龟。
贾老五得意地笑道:“既然是白的,又怎么能叫‘乌’龟呢。这可是难得的宝贝啊,不卖不卖……”他赶紧把那只小白龟从筐子里取出来,双手捧着,小心翼翼的揣在怀中。那小白龟也把头脚尾都缩到了壳里,生怕自己被晃晕了或者被捏疼了。
“切~那你刚才还喊‘卖龟’。二十文钱卖不?”“二……开玩笑,不卖!”“三十文?”“不能!”“那五十?”“哼……一百文都少了,不行!”贾老五三番拒绝,对着买家露出一脸鄙夷的神色。妇人见状,只好悻悻而去。贾老五嘀咕着:“唉,想两三年前,五百文都买不起一斗米,眼下光景比以前好了不少,可人怎么还是这么小气……”
忽地,老五眼前伸过来一只作着“五”字手势的纤纤玉手,视线被其档住,老五侧过身探长了脖子,目光顺着那手移过去,仔细一瞧,原来是个姑娘。小白龟此时也探出半个脑袋,露出两只眼睛,好象想知道外面又有什么动静。那姑娘着一袭黄衣,因未结髻,不加粉饰,可以判断年纪当在二十岁之内。而其双目清澈,光华流转;唇角盈盈,微微噙笑,虽然朴素,但却让人觉得有如人间仙子一般,温婉不俗。
“五百文,能把这只白龟让给我们吗?”小姑娘试探性的问道。贾老五一听居然一开口便叫上了刚才的数十倍价钱,心里有点吃惊,但商人毕竟是商人,可谓老道非常,表面仍装作若无其事,再次摇了摇头。小姑娘也很机灵,看见了贩子的反应,便知道这一招投石问路卓有成效。于是她又收起四指,笑问道:“那我出一贯,总该可以了罢!”一脸纯真无邪、志在必得的样子。
商贩老五窃喜,心想眼前这位也算是识货的,不过还是沉着地回答:“还是不太好啊……”
“二姐,都出一贯钱了,还不卖的话也算是不可理喻了,咱们还是走吧!”说话的是站在黄衣姑娘身后的一位少年,听口气就知道是姑娘的弟弟。不过弟弟这一席牢骚很显然不是说给姐姐一个人听的,这不,贩子立马有了反应:
“你们这些纨绔子弟当然不能理解我们这些商人的苦楚,抓只乌龟我容易吗我……”小白龟也伸出整个脑袋,似作点头认同状态。不过看情况,姐弟二人知道这商人已经大为动摇了。
“那这样吧,一口价,”姑娘作出二字手势,“两贯钱!卖的话两边都高兴,不卖的话也只好拉倒咯……”此刻,后面的那位少年随即从衣襟内取出两吊沉甸甸的沈郎五铢钱,摊了过来。要知道,在这个时节,两贯钱足以换到一两匹质量上乘的官帛。沈郎说的是吴兴沈充,跟随荆州刺史王敦叛乱,沈充和王敦都死有数年,但是沈郎钱至今还在民间流通。
看着这么多钱的面子,龟贩子终于认为自己算是狠狠赚了一笔,欣然道:“与你们方便好了,两贯就两贯!”说着把小白龟递了过去。弟弟用一只手替姐姐接过,另一只手把钱交给了商人,买卖成功。小白龟又把脑袋四肢缩进甲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