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公子,我这是带着儿女村人下田翻土,准备育秧。公子,我们可都是良民啊!”
少年轻声笑了,但是没有恶意。他继续问杨二叔,你们都是蜀王府的庄户?
杨二叔赶紧点头,连说正是。那少年又问了他家里人口、耕地、种子、口粮以及庄里乱民的情况,杨二叔老实回答了。
庄里有十几人跑出去参加了乱民,都是些吃不饱肚皮的。前几天回来了几个,剩下的好像跑到新繁城里去了。乱民们没抢庄里的人家。都是几辈人住在一起的邻居,沾亲带故的,他们也不好抢。只是庄头挨了打跑了,这些天都没回来。
他一家三儿三女一个老娘一个婆娘一共九口人,种了大约二十亩地。地虽少了些,但还勉强够种。主要是这几年沟里水少了,去年春天隔壁庄里上为了争水打了几架。今年的种子还有,但是口粮不够,只能吃到六七月份,以后就只有饿肚子了。这里到处是庄田,连野菜都没地方挖去。
少年边听边点头。听完了他对杨二叔道,今年蜀王府各王庄只收五成的租子。若是缺了口粮,杨二叔可以让儿子加入庄里的护庄队。每个护庄队员每月发二十斤谷子的补贴,年底有二两银子的例赏,集训期间还管吃住。另外,跑了的庄头不会再回来了。以后王庄的庄头都由庄户自己推选。现在彭山县那边的王庄缺人,若是家里人多地少,还可以申请迁到那边去。不分男女一人五亩地,没房子住的借几两银子的安家费。
杨二叔简单的大脑根本无法一下子接受这么多的信息。不过,他还是从少年公子的话中抓住了几个关键词。比如,护庄队、五成租子、二十斤谷子、二两银子等等。他不知道少年公子是谁,也不知道他说的话能否作数,反正少年公子说的都是天大的好事,所以他连忙叩头称谢。
“这里有一张告示,你先看着!”
富态的秀才从马鞍下吊着的皮袋中掏出一张写满字的纸,递给杨二叔。
杨二叔很现在想知道纸上到底写的啥,可是他不识字。庄里能认字的只有庄头一个,可惜也被打跑了。
“很快就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