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山海经译文注释全本 > 分节阅读_1

分节阅读_1

目录

序  言

山海经卷一 南山经

山海经卷二 西山经

山海经卷三 北山经

山海经卷四 东山经

山海经卷五 中山经

山海经卷六 海外南经

山海经卷七 海外西经

山海经卷八 海外北经

山海经卷九 海外东经

山海经卷十 海内南经

山海经卷十一 海内西经

山海经卷十二 海内北经

山海经卷十三 海内东经

山海经卷十四 大荒东经

山海经卷十五 大荒南经

山海经卷十六 大荒西经

山海经卷十七 大荒北经

山海经卷十八 海内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山海经为述图之书。   刘锡城在全像山海经图比较1序言中指出:“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流观山海图”读山海经13首、学者郭璞的“图亦作牛形”和“在畏兽画中”的记载和论述,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曾有“山海图”流行于世。而且据说海经部分是图在先、文后出,因而“以图叙事”的叙事方式,至少在战国时代就已形成一种文化传统”。马倡议2也认为:“山海经的母本可能有图,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据图为文先有图后有文的书,古图佚失了,文字却流传了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山海经。” 刘宗迪3写道:“海经的荒诞色彩和神话色彩,与这本书的特殊来历息息相关,这本书的来历在古代典籍中是独一无二的,简单地讲,这本书是述图之作,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海经,先有图,后有书,书中的内容是对一幅图画中内容的写照。山海经中的文字多静态的刻画,而少动态的叙述,多记空间方位,而少间时间进程,其述图特点可谓一目了然,其实,前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最早指出这一点的是宋代学者朱熹,但前人在这一点上都有同一个误解,即认为整部山海经包括山经都是有述图的。实际上,像山经那样包罗万象的博物学知识是不可能在图中画出来的,更何况其中还记载了很多动物的声音、习性等等,这些内容又如何能用图画表现出来呢除非古时候已经有了现在这样的多媒体技术。不过,海经所凭借的图画早就佚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中都有插图,怪怪奇奇,琳琅满目,那只是后人根据书中的内容想象增补的,与我说的古图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二,山海经保留了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   山海经历来被大多数人认为“荒诞不经”。连敢于打破尚书束缚,将中国上古史推至炎黄二帝的史学家司马迁都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馀不敢言之也”。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似乎与山海经由图到文字的成书过程有关。例如海外东经记载“工虫在其北,各有两首。一曰在君子国北”。根据山海经先有图后有书的成书过程推测,山海经图上在君子国的北方画有一个彩虹的“虹”字,表示该地经常见到彩虹。当时的图像文字应该类似甲骨文的虹字,是彩虹的图像,两端有首见熊国英著图示古汉字。而后来古人根据山海经图著山海经时,时间已经过了几百年,而著者并不见得一定是文字学家,这时彩虹的虹字已经成为“工虫”的样子,因此将彩虹描述为工虫,并望文生义将其描述为“各有两首”,使后人无法知道到底叙述的是天边的彩虹呢,还是描写一只有两个头的怪物。所以就连司马迁也说“馀不敢言之也”。   也正因为山海经的所谓荒诞不经,几千年来该书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因而也很少被后人改动,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书的风貌和许多珍贵的远古资料和信息。   第三,山海经与东方夷族有关。   金荣权4在“帝俊及其神系考略”一文中指出:“帝俊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个谜一般的神性人物,他的事迹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只见于山海经之中,尤其集中反映在“大荒”、“海内”两经之中。究其神系渊源与脉略,显不属于炎帝世系,也不隶属于黄帝世系,是与炎、黄两大神系并存的第三神系”。“关于帝俊在中国古代诸神中的地位,今天众说纷纭,然一般认为帝俊当是上古时代东方民族的祖先神,这种看法是一致的,因为山海经记载的帝俊活动地及其子孙之国大多在东方”。   徐旭生5说:“帝俊这个人物,在山海经里面,可以说是第一显赫的了。里面载他的事,多至十六在经里面只有帝颛顼多至十七事,可是他与九嫔葬处一事三见,那只剩下十五事。此外黄帝十事,炎帝四事,帝喾三事,帝尧二事,帝舜九见八事,帝丹朱二事,帝江一事,帝鸿一事。其余的人没有帝称”。通过这十六项的帝俊故事可以看出,第一,他东西南北,无所不至;第二,古代重要的大发明,差不多全出于他的子孙;第三,包括姬姓、姜姓、姚姓在内许多氏族都是由他分出;第四,太阳是他的儿子,月亮是他的女儿,在他之下有“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she比尸”的神人和“五采之鸟”的“下友””。   西汉刘向歆上〈山海经〉表6说:“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后人大多从其说。清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序称山海经相传“作于禹益,述于周秦”。但后人研究认为,山海经非一人所作,有出自周人、齐人、楚人之说。而刘宗迪7认为,尽管“古人关于禹益作山海经的说法虽不可信,但可能也不是空穴来风”。自古以来,“神不禋非类,民不祀非族”,山海经中的某些史料特别是反应帝俊神系事迹的人文历史地理资料来自东夷伯益或者伯益的族团应该无大误。   第四,山海经有两部分组成。   顾诘刚8认为:“山海经则至今流传,其中山经和海经各成一体;海经又可分为两组,一组为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一组为大荒四经与海内经。这两组的记载是大略相同的,它们共就一种图画作为说明书。所以可以说是一件东西的两种记载”。现代研究同意这一观点,王宁在“山海经的分篇问题”中说“大荒四经其实就是另一个版本的海外四经”。因此,在考证山海经地望时,大荒东经和海外东经可以相互印证。   第五,山海经地理描写的顺序与现时的顺序不同。   山海经的顺序是南、西、北、东,这可能与古人“天南地北”的习俗有关。也就是说,古山海经图与现在的地理图在方位上不同。以海外东经的汤谷地望为例:“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郝懿行云:黑下当脱齿字。王逸注楚词招魂云:黑齿,齿牙尽黑。高诱注淮南坠形训云:其人黑齿,食稻啖蛇,在汤谷上。是古本有齿字之证。“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序  言

西汉武帝的时候,有人给皇帝贡献了一只奇异的鸟,拿各种食物喂它,

但它都不肯吃。著名文人东方朔看见这只鸟,就说出了它的名字,又说它应

当吃什么。一试验,果然就像东方朔说的。皇帝问东方朔怎么知道的,他说

山海经中有记载,看了自会知道。到了汉宣帝时,上郡某地的一个石室

塌陷,有人发现里面的石壁上刻画着“反缚盗械人”的图像,传说开来,但

无人知晓何意。大学者刘向却指出这是“贰负之臣”。皇帝问他怎么知道的,

刘向也回答是从山海经上看到的。皇帝大惊,朝臣哄动,于是出现了一

股阅读山海经的小热潮。到了东汉明帝时,有一位水土工程专家叫王景,

因治理河渠有功绩,得到皇帝的赏赐,礼物中竟然有一部山海经。而东

晋大诗人陶渊明一生不为五斗米折腰,却折服于山海经,曾一口气写下

读<山海经>十三首诗,留传至今。其中的第一首诗就表达出他读山海

经后快乐兴奋的情绪和通晓天下的效果:“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产生于明代的章回小说封神演义和清代的长篇小说镜花缘,读者往

往被其中的神奇故事所吸引,从而对作者的丰富想象力佩服不已。但可知

道,书中的故事素材和艺术构思,不少是取自山海经的,而作者的想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为琴所惑?!困受[强强](希腊神话同人)[希腊神话]丑神逆袭露水清欢超维之书病娇影后,萌萌哒!教科书式打脸[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