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上官山心中不禁仔细思量自己是那里露了马脚,然后脑中过了一遍当时和李正道见面时的场景,顿时明白当时和李正道说话时候可能是语气带了自己的一丝情绪,才会让李正道察觉做出这样的反应。
上官山心中感慨难怪自古说帝王要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悲欢不溢于面,只能是称孤道寡,看来自己以后在人当面一定小心再小心,必须要三思而行,并且也对李正道升起了十二分小心,因为他发觉虽然李正道还没有到束发之年,但是他却人小鬼大,不好对付。
所以上官山装作看着李正道呈上来的报功公文,却思量了许久后,然后才说道:“文宰相多虑了,李指挥使乃是孤御弟,与孤一体,荣华富贵共享,孤岂能在当此之时收他兵权?
孤观御弟呈给你们的公文,孤发觉里面唯独没有报他自己的功绩,这怎么行?
孤打算隆重赐予御弟天下第一美人为妾,现在正在给那美人梳妆打扮。
本来打算明日就行此时,但是既然今日孤御弟将此功绩文书呈上,看来是他等不及了。
那现在孤就下一道圣旨,将那美人封号赏赐于他。”
说罢,上官山便抄起一道圣旨,就在自己龙椅前的御办台上开始书写起来。
文正茂和古晨年此时面面相视,顿时感到了对方心中所想,因为他们明白了上官山此时的掩饰就是证明他已经不完全信任李正道了,毕竟李正道现在权倾朝野,是个帝王都会有所防备,而李正道也应该是察觉到了这个情况,所以才会将公文呈给内院,而不是自己亲自直接送给上官山。
就这样,上官山不但批准了李正道申报功绩的公文交由古晨年处理,然后还亲自写了一道册封周玉衣为李正道为妾的圣旨交由自己身边的太监立刻办理。
而且不说古晨年回自己的中书省处理李正道呈上来的功绩文书要如何合理给与功绩奖赏,单说文正茂走出金銮殿在回往内院的时候,心中在不断思量着现在的形势。
文正茂已经是五十多岁了,估计也干不了多少年右宰相了,而他三个儿子里,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有功名在身,三儿子不孝只能经商,现在因为“元宵政变”,导致现在大夏朝朝廷混乱,诸位皇子以武争位,真有可能引起天下混乱。
那么文正茂就得找到一条最稳固的后路才行,这样文家才能不被以后乱世所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