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上这拜帖的叫李正道,是一个少年人?
怎么个少年法?”
宋牧渔看到了李正道的拜帖后,向呈上拜帖的宋家庄的那个庄姓门客这么询问到。
那个庄姓门客立刻回道:“禀庄主,这少年应该最多不过十四五,身体壮实,面容刚毅,目光锐利,不过还只是一个孩子脸,略显稚嫩,若是不看脸,像是一个成年人,但是还没有变声。
只是这个少年有些神异,我与他素未谋面,他竟然能知晓我姓庄。”
宋牧渔听到那个庄姓门客回答后没有回话,还是看着李正道拜帖内的文字,但见这拜帖内李正道是这么写道:
“儒家云人本善,法家云人本恶,然人天性自私,对己好便是善,对己坏便是恶。
以此而论,便有个体之私与集体之私之别,个体之私为求生,集体之私则为种群之延续。
然个体之私与集体之私若有矛盾之时,则必然个体之私为恶,集体之私为善,因集体之私就是公益,就是公正,就是大义,所集体之私便是公家之私。
然世传公家乃是皇帝之物,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公家乃是所有人之物,何为皇帝之物?
然天下、公家何而成皇帝之物呼?
皇帝执掌天下,因其有士族为其臂膀,皇帝士族便成就权贵,掌天下之权,分人为三六九等,因人有高低贵贱之分,贱者跪拜贵者,而皇帝为天下最贵者,自然天下众人拜服皇帝。
权为何物?皇帝士族先天便为权贵呼?
非也,因其祖先首开慧于众人,众人拜服其德,授其指导众人之责,方为权,所权之根本,非为掌控众人之物,乃为服务众人之物。
正为权贵倒行逆施,所为天下不公,是为人分三六九等,天下无法大同矣!”
李正道这张所谓的拜帖,里面没有任何寒暄恭维的话,也没有开篇问候和落款署名,而是写下了一番李正道对当今大夏朝社会理解的道理,这样舂容大雅的文章顿时让宋牧渔非常惊讶。
并且李正道写在这拜帖上的字也是苍劲有力挥洒自如,让宋牧渔看着非常赏心悦目,而宋家庄里没有人字迹像李正道这么好,因为在大夏朝书法那是士族才能鉴赏和学习好的东西,像宋家庄这样的武林世家学识和武艺的确不错,但是这些高雅的东西却不是这样的武林世家底蕴能够拥有的了,只有百年以上的世家士族才有这样的底蕴,而李正道的字可是由南京最有名望的书法家教导的,自然是非同小可,让宋牧渔看着真是爱不释手。
所以宋牧渔才会这么向那接待李正道的庄姓门客发问询问李正道是怎么样的一个少年人,可惜的是那庄姓门客的回答和她对写下这些文字的李正道印象完全不同,因为在那门客的口中那李正道就是一个刚健的少年,哪有一丝智者的儒雅模样?